來在龐斑退隱的二十年裏,無論正邪兩道都靜候著這魔君的複出,故此正邪兩道大致上保持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形勢,這是一種奇怪的均衡。
而龐斑的複出,將這種均衡打破。
這均衡一旦被打破,就很難再恢複到原本的模樣,即便是龐斑在和浪翻雲定下第二年八月十五攔江決戰後,不再過問人世間俗務,退回到魔師宮也一樣。
到底龐斑的複出,也宣布了以方夜羽為首的蒙人複國的開始,而方夜羽的複國大業,並不會因為龐斑退回到魔師宮而就此終結。正相反在龐斑退回到魔師宮後,方夜羽所掌控的各方勢力才漸漸顯出更多來,這其中有先前就提到過的魔師宮眾人,如魔師宮兩大護法“白發”柳搖枝和“紅顏”花解語等;有歸附於魔師宮的其他邪道勢力,尊信門的“人狼”卜敵,談應手和莫意閑等人;更有才露出尖尖角的蒙古高手,甚至還有西藏高手。
蒙古高手很好理解,畢竟方夜羽就是蒙皇後人。
至於西藏高手,他們和方夜羽的關係複雜,更多的西藏高手想要追回鷹刀——當年傅鷹那把蘊含道至理的厚背刀,機緣巧合下落到了布達拉宮,後來被活佛鷹緣帶到了中原,再因為種種緣由落到了韓府武庫中,從而引發了韓府凶案。
又起韓府凶案,最終在秦夢瑤和“劍僧”不舍等人的追蹤下,使得其真相大白。
原來殺了謝青聯的並不是馬峻聲,而是馬峻聲的妹妹馬心瑩,而馬心瑩是被她父親馬家堡堡主派來的,目的就是想得到鷹刀,進而得到於武道上更進一步的道至理,而馬峻聲是事發後發現了真相,為了庇護馬心瑩,故而選擇犧牲了韓柏。
隻是真相大白歸真相大白,鷹刀的下落仍舊不明。
西藏喇嘛便是這時候來到了中原,開始追著和鷹刀相關的江湖中人不放。
而被誣陷的韓柏他和範良極並沒有等到真相大白,而是在聽聞“人妖”裏赤媚來到武昌府後,聽從了範良極的提議,偽裝成了高句麗專使從武昌府離開。他們是順利避開了與鷹刀相關的事,但韓柏和範良極潛入到京師後,卻又卷入到命教的奪權陰謀中。
先前也提到過命教,這一教派是從當年的陰癸派中分裂出來的,在教主單玉如中發揚光大,隻是後來慈航靜齋扶持朱元璋榮登大寶,使得命教大受打擊,被迫隱藏起來。
如今命教卷土重來,一來是以方夜羽為代表的勢力開始動作,二來明朝皇權在更迭中出了動蕩,朱元璋想把皇位傳給皇太孫朱允炆,然而燕王朱棣顯然並不想接受這一結果。
總得來,命教選了一個好時機。
隻話又回來,無論是命教還是魔師宮,他們的目的都是顛覆明朝皇權,且兩者怎麼都歸屬於魔門,可他們並非同心同意,沒有聯手共謀大事的意向,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共同點:
命教在潛伏期間仍在運轉,像他們就往怒蛟幫安插了內奸,也成功毒死了怒蛟幫上任幫主“茅聖”上官飛,順帶著也毒死了紀惜惜。命教當時的用意自然是借此來重創怒蛟幫和浪翻雲,但結果嘞?
怒蛟幫是被重創了不假,可浪翻雲卻因為紀惜惜的死,悟出了唯有極於情才能極於劍,使得覆雨劍法更上一層樓,甚至到了被認為能和龐斑的魔功抗衡的地步。
而方夜羽這邊呢,身懷魔種的韓柏先不,單就來“紅槍”風行烈。
該怎麼呢?
龐斑在退回魔師宮前,有和厲若海對弈一局,也不知道他們兩人到底談了什麼,反正厲若海在辭別龐斑後,就將邪異門傳給了風行烈,他自己騎著蹄踏燕離開了邪異門,連風行烈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然而不止厲若海離開了,就是顧魔種他也選擇了跟隨龐斑。在這種情況下,被受命的風行烈隻有獨自扛起邪異門門主的重擔。
又方夜羽本來就不需要顧忌風行烈和龐斑以及顧魔種的關係,因而在厲若海不知所蹤,顧魔種又隨著龐斑回魔師宮後,方夜羽就開始朝邪異門發動攻勢。先是策反了副門主宗越,借此分裂了邪異門,緊接著方夜羽就朝著和邪異門關係莫逆的雙修府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以此不但成功拉了邪異門下水,甚至還掣肘了怒蛟幫和“劍僧”不舍。
厲若海原就曾過風行烈在武道上的賦過人,如今身上背負著重責,且方夜羽那方人馬還給予著層層不窮的壓迫,這無疑激發了風行烈的更多潛力,讓他的燎原槍法直追厲若海,假以時日不定他不僅能達到厲若海的境界,甚至超過和龐斑在迎風峽下對決時的境界。
可以在風行烈燎原槍法精進的路上,少不了方夜羽孜孜不倦的襄助。
盡管方夜羽並不想要這樣的結果。
就如同命教當時也沒有想到他們殺死紀惜惜,非但沒有重創浪翻雲,反而給了浪翻雲進入更高境界的契機一般。
不可謂不悲哀。
而這一共同點,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從側麵反映出命教和方夜羽“滋事”的結果,像命教到最後就在中原高手的聯手狙擊下,教中高手傷亡殆盡,不得不再次飲恨退隱,再伺機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