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感覺(1 / 2)

“預言?修辭學和預言怎麼能扯上關係?”運動場上的學生們再次騷動了起來。

“是對未來的感覺嗎?修辭的技藝所針對的不是語言,而是感覺?”亞裏士多德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可是,我們學習修辭學的開端,正是語詞和推理,那些推理的形式恰恰不依賴於感覺啊。”

“但精通修辭學的那些人,大多是訟師、詩人或者演說家,他們使用的語詞和推論已然脫離了語法形式的限製——甚至故意違反這種形式,為的就是讓聽講的人們產生一種感覺?”亞裏士多德想到這裏,突然明白了什麼,“所以,修辭學講授的並不是那些固定的推理形式,而是說服別人的技巧。”

“這些技巧,本身可能就是違背有效的推理形式的,但它們卻可以激發人們的感情,使得聽眾不去思考其發言形式的有效性。”

“而人們一旦被感情所支配,便很容易忽略正確的形式推理——比如三段論的大前提是否是真的,或者發言者是否偷換了概念。”

“精通修辭的智術師同樣也精通於對感覺的認識。”他這樣想到,“這樣,才會有效地調動大眾的感覺。”

西奧多羅此時卻不再談論他的智術的原理了,他從地上站起來,麵對眾人說道:

“現在是實踐時間了,二人一組,互相問答。你們的任務就是分辨出對方是否在說謊。”他說完了這番話,就直接走開了。

學生們麵麵相覷,直到一個學生出聲道:“課程就這樣結束了?”

“課程並沒有結束。隻是前一個階段已經完成了。”這時,站在運動場邊上的歐多克索來到人群中,“你們聽到西奧多羅的話了,照他說的做,這就是下半節課的內容。”

聽到代理院長的指示,學生們開始不情願的照做了起來。他們兩兩分組,開始隨便提問和回答。

“嘿,我看這就是瞎猜嘛。”阿裏斯塔小聲地說道,“我們怎麼能做到呢。”

“西奧多羅說的有些道理。”此時,一直躲在後排的赫米阿斯湊過來,“我認為,學好修辭學說不定真的可以達到判斷一個人說話的真假。”

“你聽到了,他的立足點都是一些關於感覺的命題。”阿裏斯塔不服氣地反駁道,“感覺本來就談不上真假,隻有嚴格的形式推理才能保證真。”

“那我們來試試。”,赫米阿斯也毫不服輸,“你說一句話,讓我猜猜是真是假。”

“這個……我感覺身上很冷。你說我這是說的真的還是假的。”阿裏斯塔隨便說了一句。

“你的額頭還在出汗,怎麼會感覺身上冷呢?”赫米阿斯一口咬定,“假的!”

“你錯了,正因為我額頭上有汗水,被風一吹才會覺得更加寒冷!”阿裏斯塔馬上反駁對方,“看吧,依靠感覺來做出判斷是毫無準確性的,判斷的出發點應該是知識!”

“阿裏斯塔,你說的對。”亞裏士多德這時插話說道,“赫米阿斯,我們判斷的出發點確實是知識。不過不是一般的知識,而是修辭學知識。”

“有些命題很容易判斷真假,比如一些違反推理的正確形式的命題,我們一聽就知道是假的。”他一邊思考,一邊說道,“如果我們看到了正在進行中的事件,別人告訴我這個事件沒有發生,我也會認為他在說謊。”

“但重點在於,我們看到的景象、聽到的聲音,都是依賴於一定的感覺器官得出的,比如眼睛、耳朵、等等,這些感覺本身也需要被檢驗和判斷。”

“所以,智術師在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時,應該並不是隻關注那個人說出的那個命題,而是關注整個環境——說話者本人的狀態以及周圍的環境——而做出的綜合判斷。”

“那你就是說,智術師都擅長察言觀色嘍。”阿裏斯塔這樣總結道,“觀察別人的一舉一動,來判斷對方是不是說出了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