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打定注意想一招斃敵,後退一步仔細觀察對方的招式,對方瞬間衝至眼前出手直奔寧遠麵門。
寧遠側身躲開對方拳風,等對方的拳頭剛過寧遠頭部時,寧遠猛然出手抓住對方的拳頭向下擰,對方因為身形過快無法無法停身,身體還在向前衝,結果胳膊已經被寧遠反擰在身後。
寧遠製住對手後,見對方掙紮,於是就鬆開了手放他自由。
那年輕的軍人見寧遠鬆手,轉身還想繼續攻擊,後麵的同班低沉的罵了一句:“夠了!在戰場上你早死了,告訴過你他的招式不同還是輕敵,輸了陣還要輸人嗎?”
年輕人見同夥出聲趕緊止住身形說:“團長!我錯了再給我一次機會。”
寧遠這時才看到對方原來是一個上校,寧遠心裏暗想:他才三十五六歲年紀,就已經是上校軍銜,如果不出意外退休時混和軍長不是難事,他和夏思雨是什麼關係?
那個上校將自己的風衣抖落在地說:“你不是他的對手!不用自取其辱,還是我來吧。”
他看著寧遠接著說:“你叫寧遠?”
寧遠點點頭承認:“我是寧遠,你是……”
那個上校說:“逃兵不配知道我是誰,打贏我了邊疆省內隨你折騰,打不贏就跟我上軍事法庭。”
寧遠心裏一沉心想壞了,從他的話裏可以聽出來,這就是個武癡呀!這類人都對自己的武學造詣極為自信。
自信分兩種一種就是源於實力的自信,一種是自以實力高超的自大。
不管是哪一種對寧遠來說都不是好事,這兩種人都是有實力的,隻不過後者對自己的實力高估了一點。
寧遠現在是架在山梁上下不來了,他想讓李海濤和他對戰,可是現在也說不出口了。
寧遠隻好也向前一步說:“賜教吧!”
那上校身形移動出手就是一拳,寧遠側身躲開故計重施雙手搭上對方的胳膊。
雙手剛碰到對方的胳膊,寧遠就趕緊鬆手後退防守,寧遠從對方的胳膊上就能感受他的這一拳是帶著內勁來的。
所謂內勁其實來源於金剛拳,出拳之時需要全身用力,這樣整個人的身體就是一個整體,每一個招式都是一個硬姿勢,這樣寧遠就不能像對付第一個人那樣擰人家的胳膊,或者掃堂腿也沒有作用。
寧遠一邊躲一邊暗自著急,眼看對方一招連著一招,自己卻找不到克敵之計。
那上校見寧遠隻多不攻,也有些沉不住氣就說:“就這點本事嗎?”
寧遠心裏一急方寸自亂,接連中了對方兩掌。
寧遠中掌之後告誡自己要冷靜,不能跟著對方的節奏打,這樣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寧遠有躲開兩招之後想起了在東帝汶時的兩個教官,其中一個教官是教的人體解刨,他詳細的解釋過人體的各個部位受到什麼樣的攻擊後的各種結果。
寧遠想到這裏心頭一亮,是了世間萬物皆有克製之法,內勁不是沒有缺點,隻是自己沒有找到罷了。
寧遠一邊躲一邊觀察,內勁雖然威猛但是速度卻稍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