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還沒發現,真柱子的打賞。新書《重走梟雄路》逐漸展開,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老妖,推薦票都幫我投給新書吧!)
油田開發成本是一座油田價值的主要體現,一座一千萬噸的油田,假如每桶油的采油成本是十美元。但是一座五百萬噸的油田,采油成本隻有一美元,那麼這座五百萬噸的油田的實際價值還要高於一千萬噸的。
因為采油成本的不同,投入資金的多少,以及采油時間的長短,最終都會影響到這座油田的實際價值。
就好比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其實有許多油田都已經被發現,但是都不具備實際開采價值。因為在那裏,開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就要三十美元,五十美元,遠遠高出了它的市場售價,這樣的油田,開發隻會虧錢。
阿卡特油田的儲量不高,但是開采成本也不高,這就相應地提升了它的實際價值。三百萬噸的儲量,按照現在5美元一桶的售價,儲油總價值大約在五億美元左右。
但是,這五億美元有百分之四十是要繳稅的,也就是要交給哈薩克斯坦政府。另外,剩下的一半你還要支付員工工資,生產成本,以及運輸,並且還要用二三十年的時間來賺到這個錢。
按照投資比例來,陳默投入將近一億美元,要用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賺回一億多美元,每年的純利也不過是百分之五左右,這樣算起來,回報實在不能算高。
但是沒有辦法,因為石油行業的暴利往往隻在上遊環節,也就是勘探環節。
這個環節就像是賭博,可能一下子就獲得暴利,也可能虧的一無所有,但是仍然有無數的公司和個人仍然義無反顧地投身在這個環節。太多的人將所有的身家投了進來,就是期望一夜暴富。
雖然阿卡特油田的回報率不高。對別列佐夫斯基和阿布他們是雞肋。但是對陳默來,卻是必不可少的投入,因為他要利用這個油田來培養自己的團隊。
而且,熟知未來的陳默也很清楚。未來的油價將會迎來十多年的上升階段,現在的油價在5美元左右,但是未來卻會達到一百美元以上,這樣算來,他買下這個油田的回報就高的多了。
不要一百美元。即使按照平均價75美元,這個油田的價值也要翻上兩番,那就是超過十五億美元,去掉稅收,陳默未來的毛利也會達到九億美元。
所以,陳默才會義無反顧地接手這座油田,哈薩克斯坦國內政治穩定,跟國內關係良好,政策不會隨意改變。一方麵可以賺錢,一方麵培訓自己的人手。另一方麵就是給自己在這個行業找到一個立足點,一舉三得。
在阿斯塔納,陳默接連會見了哈薩克斯坦官方的多位官員,同他們就阿卡特油田的發展,稅收,環保問題進行了全麵的溝通。
哈方對陳默的年輕並沒有太多的驚訝,實際上,在他還沒有來到哈薩克斯坦,他的資料就已經擺在了哈薩克斯坦多位重要官員的辦公桌上。
如果陳默可以看到對方的評估機構對他的評價,就可以發現。他在哈方官員的心目中,重要性不亞於一般的高級官員,這裏麵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跟康學東的關係。
康學東的職位雖然不大國內能源行業最高的,但是他的位置非常重要。不僅負責製定國內對外石油投資的政策,更控製了國內原油進口的咽喉。
所以,不要陳默現在是實打實的投資,哪怕他現在一無所有,隻是掛著康學東的名號,不管走到哪個資源國。都會受到最隆重的接待。
為了擴大哈薩克斯坦在中國原油進口方麵的份額,哈方甚至有官員準備直接將國內的基礎油田再賣給他,以此來拉攏跟他的關係,促進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盡早擴大國內從哈薩克斯坦的原油進口量。
他們可是很清楚,如今的中俄輸油管道已經開始了實質性推進,即將投入建設,而這條管道建成後,僅僅從俄羅斯,每年最少可以保證三千萬噸的采購,滿負荷甚至可以達到五千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