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火炮的成功讓楊晨看到了自己奇思妙想都搬到現實中的希望,之前弄出來的那些東西,多是他能掌握的,即便是燧發槍,也是他找到的圖紙,但火炮不同,這東西純粹是眼前這個老頭帶著一群大唐工匠弄出來的,而楊晨,不過是提供了一些思路。
這感覺很有意思,好像一個農民,春日慵懶而隨便的在地裏扔了一把種子,卻沒想到秋日竟然豐收了!
成就感,驚喜,這些都沒法形容。
賞賜了老董以及幾個學徒,楊晨不在繼續關注,眼前的火炮還隻能說是剛剛出來一個雛形,想要打到他印象中那種一炮出去天崩地裂的場景還需要繼續改良,楊晨自然不會繼續在這裏耗著。
回到火器營,楊晨讓程處亮給全體火器營將士加餐,之後便跟劉謙他們離開了火器營。
長安三輔,京兆尹地界上,林苑驛占了大半,耕地更多,在去年經曆了大旱之後,今年有了楊晨
弄出來的改良水車,朝廷下令將各處臨近水渠河道的田地都安裝了,人工開鑿出來的水渠多了很多。
楊家開辟出的那六萬畝地就在這其中,不過因為李世民那個含糊的命令,加上長孫無忌的作對,所以司農寺並沒有給他劃分熟地,因此六萬畝地,都是楊家人自己開辟的。
這六萬畝地,可以說是楊家自己的地了。
楊晨到來的時候,遠遠地已經看到地裏有一些人在除草,還有人在從水渠裏舀水出來澆地。
“這些是雇來的?”楊晨指著那些人問身邊的劉謙。
劉謙道:“侯爺,這些都是當初家開荒的時候找來的,他們原本也是林苑驛的農人,可去年大旱,他們活不下去了,就在林苑驛乞討,還有些人在咱家工坊做工,福伯就將他們都招來了,負責給咱家種地。”
楊晨點點頭,種地的時候他正好去了翠微山,回來也隻是問了一嘴,這還是種完之後他第一次過來。
眼看著地裏的玉米苗還有土豆苗都漲勢很好,他也就放心了,但對於收成,楊晨還是不抱多大希望,如果他記得不錯,唐朝的旱災很多,好像貞觀四年也有旱災來著,而且蝗災也經曆了好幾次。
“跟福伯說,花錢雇人在水渠旁邊開辟蓄水池,多蓄水,今年或許還有大旱。”楊晨說道。
“還,還有旱災!”劉謙瞪大眼睛,他可是知道旱災的可怕。
楊晨沒多解釋,擺擺手道:“按我說的做吧,對了,讓人多養一些雞鴨,如果有蝗災還能防備一下。”
“蝗,蝗災!”
劉謙整個人都不淡定了,雖然知道自家侯爺不是神仙,沒法未卜先知,可長久以來楊晨帶給楊家人的信任讓劉謙沒法淡定,他吞了口口水,上馬轉身就往家裏跑。
楊晨看著劉謙著急的樣子一臉無奈,至於嗎,無論旱災蝗災也不是現在就來。
搖搖頭,楊晨繼續沿著田埂往前走。
作為現代人的楊晨完全不懂災荒年的痛苦,哪怕他繼承了前任的記憶,可依舊沒法做到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