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開始激烈的討伐起來,沒有一個人同意讓周言敬代替楊晨主事。
楊晨也沒想到他的建議會讓百官反對,怔了片刻後看向李世民,想聽聽他的意思。
“眾位愛卿說的也有些道理,不如你換個人吧?”
換個人?
楊晨環視了一圈所有大臣,心裏腹誹這裏要是有個人能懂報紙該怎麼發行,他就把腦袋割下來給他們當球踢!
“陛下,不是臣弟非要周言敬,而是在場的沒有一個比他更合適。周言敬這幾天已經全麵了解過報社的日常經營管理,而且臣弟還讓他嚐試著寫過幾篇報道,總體來說都很不錯。”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已經給周言敬看過後世的一份報紙了,那報紙是在電視機櫃子裏找到的,是一份人民日報,周言敬雖然嚇得有些懵,但是都已經把版麵研究透了,連刊號和注腳他都懂了,而在坐的這些……
都是垃圾……
見楊晨堅持,李世民眉頭皺的更深了。
他倒不是懷疑楊晨選的人,而是擔心惹起百官反對,就像現在這樣……
要是能有一個官職在身的人主事國報司,那自然是最好的,可是要是沒有……
“依老夫看不如還是換一個人吧。”杜如晦的想法也一樣,覺得選一個周言敬很是不妥。
“唐國公莫不是想要依仗自己的權勢給門生走後門?”
人群裏突然冒出來一句話,楊晨臉色一冷,想要去找人卻不知道是誰說的。
這句話就像一個引子,大臣們紛紛恍然大悟起來。
唐國公居然想利用自己的權勢給門生走後門,還是明目張膽的走後門!
以權壓人,這跟五姓七宗有什麼不一樣?
簡直不把陛下放在眼裏!
大臣們紛紛露出憤怒的神情,楊晨嘴角一抽,解釋道:“我什麼時候有過這個意思?我隻是提了個建議,而且也實事求是的認為周言敬有這個能力!”
“唐國公,老夫沒別的意思,大唐選拔人才靠的便是科舉,周言敬尚未參加科舉,的確不適合。”房玄齡再次重申了一遍,同時表明他隻是依法說事。
楊晨自然知道他沒惡意,但是其他大臣就不一定了。
他辛辛苦苦的給大唐培養人才,到頭來還要被懷疑居心不良,真是氣死他了!
眼見議論聲越來越大,李世民不耐煩的道:“好了,都別說了,朕相信楊晨不會有此等心思!”說完便看向楊晨,“你說周言敬足以擔任國報司主事,好,那朕就給他個機會,讓朕看看他夠不夠資本讓你這麼信任他!若是他足夠優秀,那朕就破格封他為國報司四品執監!”
“陛下!這不合規矩啊!”楊晨還沒說話,房玄齡便喊了出來,“白衣學子怎麼能……”
房玄齡話還沒說完就被李世民製止。
“白衣又如何,若才華當得起這個位置,朕便是給了又如何。大唐海納百川,朕同樣任人唯賢,科舉是為了幫助選出具有才能的人才,並不是一項死板的規矩,若是朕能跳過科舉直接選出具有才能的官員,就算破了科舉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