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上下來,李承乾疾步出了朱雀門,連東宮都沒回便急急去了大棚。
李世民這段時間對李承乾這個太子越發和顏悅色了,長孫無忌看在眼裏十分欣慰,今日李承乾又得了賑濟災民的差事,將棉衣貢獻出來保百姓過冬,而且還解決了錢糧對策,從他的表現上來看,擔得起一國太子啊。
長孫無忌連下朝時走路的姿勢都是飄的,臉上樂嗬嗬的,跟過年似的,邊上有官員跟他搭話,臉色也難得的和順。
長孫無忌這邊是高興了,李泰卻怒了。
自從楊晨把他關起來之後,他就沒機會出門,可後來楊晨去了範陽,便尋了個由頭回自己府上了。
這段時間他算是發現了,楊晨對他根本不上心,不說像李承乾那樣有狗屎運,他進了楊家後甚至連自由都要沒了。李泰生了好幾天悶氣,緩過勁來後思來想去還是要先得李世民歡心才好,所以這段時間李泰一直出入內廷看望長孫皇後,在表孝心的時候還刷個臉,可是李世民看到他笑是會笑,但是沒怎麼往心裏去,李泰心高氣傲自然再加把油,這天才剛從後宮出來,就聽說上朝時候的事情了,頓時氣得他吹胡子瞪眼睛,差點沒把寢殿給拆了。
“李承乾!那個跛子有什麼好的!父皇是瞎了眼了嗎!”
伺候的宦官被這幾句話嚇了一大跳,像隻蝦子一樣趴在地上渾身顫抖,口裏喊著‘殿下息怒’,生怕李泰口不擇言惹出禍端。
禍從口出啊!
李泰也是氣昏了頭,反應過來後連連四處張望,確認外頭沒有別人聽見,這才煩躁的將人都趕了出去。
坐以待斃隻會把自己葬送在別人手裏,想要把李承乾壓下去,必須要出狠招才行!
李泰重重的一拳壓在桌上,眉頭緊鎖。
必須要想出個法子來才行……
……
大軍鎮壓叛軍勝利的消息很快就通過國報司傳了出去,百姓們歡呼雀躍,整個長安城都在瞬間熱鬧了起來。百姓們在慶賀勝利的同時又忍不住吐槽起盧氏家族,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互相發表意見,有些戲班子則把這出事改成了戲本,戲本中盧氏被描繪成一個殘忍凶狠的反派角色,他們欺壓百姓,無惡不作,最後則被代表正義的大唐軍隊消滅,這出戲剛一出現,便風靡長安,成為戲園子和達官貴人們最喜歡點的一出戲。
不單單是唱戲的,還有說評書的,由那些文采飛揚的讀書人將此事撰寫成書,又遞到梨園等處由說書人講給百姓聽,故事描寫的繪聲繪色,從程咬金出征,到汶口遇阻,楊晨救急,再到智破潞州等等,每一部分都寫的十分細致,活像是有人親眼所見一般。
而實際上,這本書是周言敬和柳之允一道撰寫的,然後通過‘扶柳客’的名字發出去,是以內容寫的詳盡且生動,成了長安說書人最喜愛的讀本之一,還有不少私塾先生買了這本書回去,在學堂上教授學生,做人不能學盧家,不可貪心枉為,不可草菅人命,否則天理昭昭難逃一死啊!
一番風氣下來,長安及各州縣百姓對這次朝廷鎮壓叛黨一事知曉的十分透徹,對這些上戰場的英雄少年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別人還好說,尤其是唐國公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