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名正言順(1 / 2)

楊晨出列道:“陛下,臣弟家中已經無事,多虧孫老先生醫術高明,救了臣弟夫人一命。”

聞言,李世民微微頷首,想到昨天楊晨焦急的模樣,便知道這事沒他說的這麼輕鬆,想了想便道:“朕若是沒有記錯,你夫人也快臨盆了,不如這樣,等臨盆那日,朕便讓太醫院將穩婆都送去,以保萬全,也省的你擔心。”

將太醫院的穩婆送去?

眾臣不約而同垂下腦袋,心裏思量著,長孫皇後有孕,雖然不到臨盆之期,可穩婆也是不能少的,眼下陛下居然願意將太醫院的穩婆都送去,為的就是不讓楊晨擔心,這份恩寵,讓人眼紅啊……

楊晨卻沒什麼感覺,在他眼裏,隻要有孫思邈在一旁指點穩婆,是個熟手都能順利接生,但是如果有經驗更加豐富的穩婆,那自然是更好。

“臣弟多謝陛下!”

李世民換了個姿勢,便道:“諸位卿家有何事要奏?”

立刻有人持笏出列。

“陛下,出使高句麗的使臣人選尚未定下,臣已上表尚書省,卻未得朱批……”

李世民嗯了一聲,想起昨天案頭上的折子,折子裏的人選無一不是些儒臣,在他眼裏,派誰去都差不多,隻要能端住大唐威儀即可。

“朕記得,諸位舉薦最多的便是禮部員外郎許元同,朕也覺得尚可……”

李世民話還沒說完,楊晨便打斷他。

“陛下,臣弟聽說高句麗聯合百濟妄圖吞並新羅,以此來斷大唐後路,如果隻是派遣使臣出國遊說,恐怕不能徹底鏟除禍根,高句麗以小小番邦之國便敢於大唐作對,不管怎麼說,都是自不量力的,如果咱們不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也不會長記性,還以為咱們好欺負呢!”

眾人都不由得一愣,覺得有些奇怪。

這唐國公,好像一般……都對這些朝政的事情沒什麼興趣吧?

今天這是怎麼了,義憤填膺的,好像高句麗的人欺負到他頭上似的。

李世民狐疑道:“那你認為應當如何?”

楊晨不假思索的道:“自然是出兵鎮壓!大唐千萬雄兵一出,蠻夷之地斷然不敢再有其他的念頭!”

“出兵?”李世民重複了一回,有這個必要嗎?

長孫無忌出列道:“陛下,臣以為無需大動幹戈,小小番邦,何須如此?”

大殿之上,眾人都是偏袒不動武的,畢竟一旦出兵,朝廷就要出糧草和銀錢,勞民傷財根本不劃算,再者,高句麗隻是一個小地方,有什麼好收拾的?

李世民的想法也跟他們一樣,覺得沒有必要出兵,隻要派遣使臣過去就差不多了。

楊晨深呼一口氣,想起曆史上唐太宗派使臣去高句麗勸說,結果高句麗人根本鳥都不鳥,使臣回來後,李世民氣得半死,當下就帶著幾十萬軍隊殺過去了。

他現在這麼做,隻是不想讓大唐受一次羞辱而已,反正高句麗是一定要打的!

“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能理解宵小之輩的跋扈囂張,試問陛下,高句麗膽敢聯合百濟對新羅夾擊,仗的是誰的膽子?他們分明知道大唐不會支持,卻還要強行挑起戰爭,這是不將陛下放在眼裏,若是已經如此,陛下派人過去又有什麼用,說不定到時候高句麗和百濟聯合殺了使臣,難道陛下還能忍嗎?除了出兵,就沒有別的選擇!臣弟並不是恐嚇,試想高句麗敢如此行為,依仗的自然是他們自己的軍事實力,他們認為大唐無法千裏迢迢製約他們,所以隻要在自己尚未真正強大的時候不貿然侵占大唐土地,陛下就不會輕易製裁他們,可若是等到他們強盛了呢?野心隻會越來越大,他們會甘心居於小小的一角,而不染指大唐疆域嗎?陛下,現在要是掉以輕心,那就是在養虎為患!高句麗聯合百濟,一旦侵占新羅便將大唐後方壟斷,海洋區域大唐漁民便不敢出海捕魚,將來又會有多少百姓餓死?這些百姓,朝廷難道要眼睜睜看著他們死?陛下,不趁著他們尚未強大之時出兵鎮壓,便會錯過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