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李世民給的指標(1 / 2)

陳禦史半輩子都在彈劾別人,揪別人錯處已經變成職業習慣了,更何況高句麗一事在長安早就成了共識,此刻見張亮大言不慚說這些話,別人或許不敢說反話,陳禦史卻敢。

反正他年紀大了,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轟轟烈烈死諫在大殿上,然後被史官載入史冊,從而名留青史。

楊晨看著他冷笑一聲。

這些禦史言官說著冠冕堂皇的話,但是幹的事卻很自私。

人雲亦雲捕風捉影,有點風吹草動就敢上李世民跟前彈劾人,而且他們還不負責收集證據,就靠一張嘴,說的對不對你自己去判斷,從來不管自己造成的影響有多惡劣。

長安城的流言一直沒斷,百姓對高句麗被大唐攻下一事看法也不一樣,但是無一例外的,所有人都認為高句麗百姓反唐,而之所以會有這個情緒,完全是因為他們認為楊晨出征的時候對高句麗百姓苛刻過分,以至於許多高句麗百姓流離失所。

張亮這段時間也聽到許多流言,雖然他不是事件主要人物,但是對別人空口無憑汙蔑他的軍隊還是很氣惱的,當下便黑著臉道:“這位大人知道事情真相嗎?不知道就不要在陛下麵前胡言亂語!”

陳禦史根本就不怵他,板著一張褶子臉,“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在場諸位大多清楚,雖然我等並未到過高句麗,但是長安卻不乏高句麗百姓,再者從前高句麗使臣進宮麵聖,所說的每一句話我等也都聽的一清二楚!”

楊晨看了眼滿殿的大臣,笑道:“在場之人隻有我與勳國公一道去了高句麗,也是我倆領兵前往,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沒有誰比我們倆更清楚,但是沒想到你們一群沒去過,也沒親眼見過的人在這裏言之鑿鑿指責我們,最可笑的是,你們的根據居然是來自長安流言,陳大人,敢問你禦史台便是這麼辦事的嗎?”

陳禦史眼睛一瞪,正欲張嘴反駁,便聽得李世民一聲怒斥:“夠了,大殿之上豈容你們如此放肆!高句麗一事自有安東教化使親自上奏,不需要你們在此辯論!”

李世民又看了眼楊晨,冷哼一聲道:“今日便到此為止,退朝!”

眼見李世民起身走了,原本還有事要奏的大臣麵麵相覷,最後歎了一聲準備回去寫奏折了。

張亮哼哼道:“這幫老東西說話都不負責任!老子在高句麗幹了什麼事老子清楚,用得著他們來說教!”

楊晨拍拍他肩膀,安慰道:“別理他們。”又看向一旁急匆匆要走的魏征,“魏兄可是有事要忙?”

魏征皺著眉,提醒道:“下官可不敢跟楊公爺稱兄道弟,再說了,下官年紀可比楊公爺要大上不少。”

“所以才叫魏兄嘛,不然就是魏弟了。”

“……”

成功把魏征的臉弄臭後,楊晨就被黃玉叫走了。

黃玉在前頭走著,楊晨上去拽拽他的袖子,被黃玉嫌棄的扯了回去。

“老黃,你怎麼這麼別扭啊?你說說,陛下找我啥事啊?”

黃玉頭也沒回:“陛下的事情咱家怎麼會知道,我說公爺,您還是趕緊走吧,陛下在立政殿等著呢。”

到了立政殿門口,正好碰見大著肚子出來的長孫皇後,從月份上看,不是很大,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長孫皇後習慣問題,分明沒那麼大的肚子,可她偏偏就要扶著腰走路,看起來跟企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