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見楊晨和程處亮求見,便放下手邊剛拿到的毛衣,戀戀不舍的摸了摸,才恢複帝王之色,吩咐道:“讓他們進來吧。”
楊晨和程處亮進去,李世民沒有問流言一事,而是道:“朕收到了蒲州刺史崔徠的告鄉書,說是無意官場想要請辭,你們二人知道什麼內情嗎?”
楊晨和程處亮麵麵相覷,顯得很茫然。
崔徠要辭官?
什麼時候的事情……
“陛下,臣弟不知道啊。”
程處亮也道:“陛下,臣對此事也毫不知情。”
李世民蹙眉,想起之前問柳之允時他說的略有古怪的話:“柳卿曾說崔徠是個豁達清澈的人,難不成和蒲州之前官員誤報有關?”
之前蒲州地方官上奏表述崔徠毫無作為,後來被查清是楊晨命人做的,至於效果,如今不用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因而當初那件事在柳之允回來之後,李世民便認定的誤報的,畢竟正常人都會覺得有所不妥,因而他也沒有追究什麼,畢竟至少從側麵說明了地方官還是有自己的立場的,沒有因為崔徠是刺史就處處包庇,而是在覺得可能會有危害之時上報,這也是負責的一種表現。
可再後來,宮中便收到了崔徠的請辭書,這讓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是因為被冤枉了,所以覺得委屈,就不想當官了?
可如此任性之人……又怎麼能讓柳之允當麵說他是個豁達清澈的人?
楊晨隱隱察覺到什麼,試探的道:“陛下,您對蒲州當地官員是否沒有了解過?”
李世民皺眉,如實道:“並未深究,你這是何意?”
楊晨哦了一聲,明白八成是柳之允沒有多嘴把那幫人幹的好事說給李世民聽,不過這也算是對的,畢竟李世民交給他的任務是弄清楚崔徠是否毫無作為,至於其他,本就不在職責範圍之內,越矩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楊晨還覺得這裏麵有個烏龍,那就是柳之允應當以為崔徠會在上奏時將事情來龍去脈都講清楚,然後再辭官吧?
可萬萬沒想到,崔徠將自己的純良品質發揮到極致,半句別人的壞話都懶得講,隻提了自己辭官的事情,以至於李世民一頭霧水的。
楊晨想了想,覺得還是要保險一點,便道:“陛下,如果方便的話就讓臣弟看看崔大人寫了什麼吧。”
不過看看而已,李世民想也不想就讓人拿給他。
楊晨打開上下看了看,果真和自己想的一樣,合上後笑嗬嗬的道:“陛下有所不知,這蒲州城可是一灘渾水,裏麵的官員看似都在崔大人管轄之下,可是主意卻都大的很,臣弟倒也沒特別注意過,不過相信也不會有錯,柳之允應該會了解的更多些,陛下待會可以去問問他。”
李世民已經聽出話外之意了,索性今天楊晨和程處亮也不是為了這件事來,便岔開話題道:“蒲州一事,你們功勞最甚,朕自會嘉獎,對了,那罪魁禍首呢?”
楊晨心裏不自覺的咯噔一聲,心道李世民果然知道。
不一會,帶著枷鎖的潘靈犀就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