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觀音港(1 / 2)

其實,李承乾知道楊湃奇這是在跟自己發牢騷,畢竟在他們看來,自己要求他們少殺慎殺實在是太過荒謬。

對於他們這種沙場老人來說,兩軍陣前便隻有你死我活,對敵人心慈手軟,那就是對自己和袍澤的殘忍。

馬嶽西對於李承乾的這套婦人之仁也頗有微詞,於是便趁著這個機會,說道:“大人,這夷人確實難纏,我方將士已經再三克製忍讓,但這夷人卻是越聚越多。

等他們人數十倍於我軍時,恐怕對我軍不利,還請大人早做定奪。”

李承乾當然明白蟻多咬死象的道理,但他現在所決定的可並不是明日一早要吃什麼,而是這營門外數千名夷人的性命。

沉默良久,李承乾這才擠出一句話,“這裏的大小事宜,皆由你二位全權負責。”

看著李承乾消失在帳門處的背影,楊湃奇的臉上這才閃過一絲興奮,隻見他大手一揮,喊道:“傳令火槍營,轅門處集結。”

而後,便隻聽見一陣陣槍聲好似炒豆子般爆開,隨之而來的自是夷人無盡的哀嚎。

第二天中午,李承乾隻覺得滿鼻子的血腥,等他撩開帳門時,卻發現營門外竟是空無一物,隻有那地上還未幹涸的血漬訴說著昨夜此地的悲慘。

這時,馬嶽西迎了上來,“大人,您醒了?”

李承乾點點頭道:“新大營的地址勘探的如何了?”

馬嶽西神秘一笑,答道:“回大人,下官前來正是為了此事,今日一早,下官收到探子回報。說是在我大營東北二十裏處有一處天然良港,此港呈倒剪形,兩邊延伸入海,中間卻凹進去一大塊。

下官和參謀營的同僚商議了整整一個上午,我等一致同意將新大營安劄在那處天然良港。

理由有三,其一,利於防守,我火器營隻需在左右兩邊布下炮陣,戰時即便敵人如何攻擊,都可保港內船隻無虞,而且左右兩處炮陣還可以互相接應。

其二,利於停船,左右兩端延伸入海,既是再遇上一場雷暴,我等也不用擔心港內船隻有傾覆的危險。

其三,利於建造,據探子說此地石山眾多,我等建造之時不僅可就地取材,更可以結合地形構築工事。”

他這三點說完,李承乾自然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隨即答應將大營遷至那處剛發現的天然良港。

李承乾一聲令下,眾人則開始拆除這座臨時大營,等拿下船的一應物資被再次裝船之後,日頭又已經再次西陲。

有了昨晚的經曆之後,李承乾這一夜並未靠岸下船,而是停泊在這座呈倒弓形的天然良港內,隻等天一亮便開始正式安居落戶。

今夜泊船海上,而海麵又風平浪靜,李承乾便大開特例,允許各部除今日當值者外,皆可飲酒作樂。

而李承乾則召集麾下文武謀士來大唐雄風號船艙內飲酒,一同受邀的還有昨夜救他一命的劉仁軌以及另一位火槍營士卒。

此時船艙內職位最低的都是校尉,而劉仁軌這兩個士卒則顯得有些紮眼,好在眾人都不比地位高低論英雄。

在聽說劉仁軌曾一槍射殺袋狼救李承乾一命時,眾人都是一臉起哄,然後便一陣起哄,紛紛想看看那隻袋狼到底長什麼模樣。

李承乾笑著讓人取出那張還在硝製的袋狼皮,眾人定睛一看,這才發現這袋狼皮金光燦燦,臀部更是有虎紋閃動,真是神妙無比。

要不是李承乾早就說過這張皮要獻給陛下,這幫武將們準能一哄而上,先搶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