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沒見過李治,但是李治認得他。
見他舉手投足之間頗有教養章法,就知道此人定然是個人中龍鳳,但是為什麼沒有去考科舉?
蘇學原本是打算走的,但正中間那個看起來身份不俗的男子卻一直盯著他打量,心裏著實有些不悅,便道:“不知這是哪位大人?”
幾人下意識看向李治,柳之允張了張嘴,醞釀了下,道:“這位乃是我們幾人的好友,不是哪位大人……”
狄仁傑和章蒙附和了兩聲,李治也順著道:“蘇公子才高八鬥,器宇不凡,為何早年不參加科考,若是早早中試,此時定然已經身居高位,光宗耀祖了。”
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才能衣錦還鄉。
這是讀書人的信念和拚搏目標,普天之下,尚且沒有幾個人能如五柳先生般願意清貧度日采菊南山,更多的人還是想要報效國家,做出一番事業來光宗耀祖的。
千百年前如此,現在的學生也是如此。
隻不過相對於從前隻有從政一條路,現在顯然更加寬容許多。
李治自認為自己問的是個隨意的問題,對方即使不說真心話,但也有千萬個答案可以選擇,卻萬萬沒想到蘇學的臉色驟然就沉了下來,語氣也變得尖銳些許。
“這位兄台莫不是以為,所有讀書人都瞧得上那幾個官位不成?我蘇學雖不是什麼超凡脫俗的聖人,但也未必就和旁人一樣腦子裏隻有這麼一件事,讀書與我而言,不過就是興趣罷了,為官做宰,不是蘇某所求。”
一席話索性將在場所有人都得罪了個幹淨。
身居高位的幾個人麵露詫異,感覺自己被人羞辱了。
提出問題的李治麵色變幻莫測,心頭複雜,他到底說了什麼刺激到對方了?
狄仁傑脾氣暴些,當即駁斥:“蘇公子如此清高自然入不了你的眼,不過個人追求不同,又有什麼可以指摘的,再者,這位……這位公子不過是尋常問問罷了,又不是可以針對你。”
李治問的問題再普通不過,任誰也想不到會挨上一通懟。
蘇學這會氣性過了,才覺得不妥。
他從小就讀書,家裏人也都自小告訴他,讀書就是為了中舉,中舉就是為了當官,隻有這樣,才能長長久久的保住蘇家榮耀,讓蘇家的祖宗在地下也能欣慰。
他一開始也以此為準則,可是時間久了,心裏便厭煩的很,對讀書一事也少了熱衷,一次蘇父又以此為理由耳提麵命之後,麵露失望之色,那模樣現在蘇學還記得,也就是那一次,蘇學爆發了,一通知古通今的辯駁將蘇父堵得啞口無言。
但長輩總是有個通病的,既然說不過你,那就是你忤逆不孝,索性又換條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路來教訓你。
從此之後,蘇學便知道有些話說不得,如果對方和你意見不同,也不能在明麵上表露出來,隻消藏在心底裏是最好的,否則少不得還要多些麻煩事。
蘇學一臉懊惱之色,李治也不是性格暴躁的人,見狄仁傑還在怒目而視,便自己出來打圓場,這讓蘇學心裏更是有愧,道了謝後埋著頭就告辭走了。
小武老遠就聽到這裏動靜,直等到蘇學走了才過來:“見過陛下,你們都說什麼了?”
柳之允笑著道:“不過閑聊幾句,沒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