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6章 蓋棺定論(1 / 2)

小武站在門外,心裏亂糟糟的,也沒等李治喊她進去,就走開了。

奇怪的是盛阿翁並沒有叫住他。

站在花園裏,小武當即回過神,回頭看了一眼身後,連一個人都沒有,心裏明白了。

陛下將這件事告訴她,就是讓她不要再攪合進去了。

但是為什麼是袁公瑜呢?

小武尋了個石凳坐下,夜裏冰涼,心裏卻火熱的很,她拿帕子擦了擦額頭。

“袁公瑜原本是許敬宗的人,但是他保了長孫無忌,陛下或許是對他心懷芥蒂,想要除掉他。”小武低聲呢喃,自言自語的分析著事情的全部過程。

但是長孫無忌為什麼要死?

是啊,長孫無忌死了,長安就能徹底消停。

但為什麼是在楊家出事呢?

首先,如果這是陛下計劃好的,那麼長孫無忌必定是知情的,而以楊晨的關係,陛下想要他說什麼,他就配合,那麼長孫無忌死在楊家,就是一個完美的作案現場,因為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都會是‘合理’的。

這也是太醫將人帶進宮後,就徹底被封鎖消息的原因。

因為不能泄露出去,各種流言傳聞隻會讓事情的發展失態失去控製。

可是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才發作?

小武眉頭緊鎖,就連巧翠找過來都沒有發覺。

“娘娘,您怎麼在這裏?不是去陛下那邊了嗎?”

小武收回思緒,拉著巧翠坐下:“你怎麼來了?盛阿翁派人告訴你的?”

巧翠微微頷首,見四下無人,才道:“娘娘,是陛下對您說了什麼嗎?為什麼不回宮?”

巧翠是心腹,小武沒有要隱瞞她,將自己的猜測和聽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他。

巧翠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娘娘,這件事水太深了,我們最好不好摻和進去,陛下是下棋的人,如果我們攪合了陛下的棋局,恐怕會讓陛下厭棄的。”

如果是以前,攪合一點也就罷了,小武不會覺得有問題。

但是這次牽扯到長孫無忌,她心裏清楚陛下對長孫無忌的複雜情感。

“巧翠,你說的對,這件事我們不能攪合進去……查也不必查了,陛下心思深沉,我有時候真的看不透他在想什麼。”

在朝野中,大臣們大都覺得陛下是個無為而治的君王,大部分時候都不會參與到朝堂爭鬥中,隻有發生大事的時候,才會展現出一個君王的魄力來。

這讓他們總是會忘記,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從來都不簡單。

“娘娘,您不會因為這件事跟陛下生出芥蒂吧?”

小武自嘲的笑了笑,站起身看著遠處的月亮:“如果因為這樣就心裏有芥蒂,那我也不用在後宮待著了,陛下和我一起長大,多年的情誼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而衝淡,這一次,我猜他是不想再看到朝中亂下去,所以才出手,但是以長孫無忌的死為代價,這是沒想到的……”

“娘娘,說好的不再查下去的……”巧翠左顧右盼,提醒她。

這是宮中,耳朵太多了。

小武嗬嗬一聲笑:“不提就不提,走,我們去冷宮一趟。”

“去那裏做什麼?”巧翠麵上滿是厭惡之情,冷宮地處偏僻不說,裏麵的人因為關久了,精神上不是很好,多數偏激,她以前去過一次,差點沒被嚇死。

“就是想去看看,走吧,別埋怨了。”

“奴婢不敢。”巧翠連忙認錯,乖巧的跟著走了。

另一邊,中書省官員卻是全被召集起來。

夜晚的政事堂不同白天,身處其中總多了些不真實感。

陛下這個時候召集官員要做什麼?

褚遂良等人站在一起竊竊私語。

許敬宗最近安靜了許多,倒是沒有插話,隻是在反複看政事堂中的人數。

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什麼,就默默的在一旁候著。

不多時,宣旨太監走了進來,眾人見狀紛紛跪在地上。

“朕心悲戚,國舅長孫無忌受賊人之迫害而亡,往昔從前湧上心頭,便暗中著密探尋求真相,今上天得庇,終查凶手於靈前……”

這一段聽得眾人熱血沸騰,除了許敬宗等人更多的是惶恐,害怕牽扯到自己之外,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期待的看著宣旨太監。

稍微頭腦冷靜的就會想,原來陛下按兵不動,竟然是私下在探查?

也是了,長孫無忌是被貶之人,私自回長安是見不了光的,但是他畢竟是陛下的親舅舅啊,參雜著私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長孫無忌了,自古講究死者為大,人都死了,生前的恩恩怨怨也沒什麼可以計較,陛下私下令人查明真相,也是可以理解。

那是誰殺的?楊晨嗎?

不要說褚遂良他們了,連許敬宗都不覺得楊晨會幹這種事。

這也是事情發生之後,並沒有傻不拉幾喊著要查楊晨的。

連禦史台的人都沒有瞎蹦躂,因為他們知道這事除了得罪人之外,什麼收獲都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