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皇帝作揖(2 / 2)

乾德帝靜靜地講完,沉默了一會,顯然陷入了沉思。

“陛下,我這裏再送給您四個陣法吧。”

寧忘書摸出一張紙,紙上密密麻麻地寫著:

第一種是牽線陣。

其陣式為:每兩司馬執旗一麵,後隨二十五人,百人則間卒長旗一麵,五百人則間旅帥旗一麵,二千五百人則間師帥旗一麵,一萬二千五百人則張軍帥旗一麵。其軍帥、監軍、總製乘輿馬隨行,一軍盡一軍即續。寬路則分雙行,狹路則單行。

螃蟹陣的精髓在於其多變的陣型。主要有幾種變陣方式:一,如果敵軍以左右兩隊進攻,則我軍中間的蟹身亦分入左右兩隊中,成為兩隊陣型;二,如果敵軍以前後兩隊進攻,則將左右兩翼的前鋒合成一隊,而兩翼的後半部分則與中間合成一陣,作為前隊的接應;三,如果敵軍左右兩隊中左隊兵力偏多,則我軍左陣隊伍人數亦增加。同理,若敵軍右隊兵力多,我軍亦可將右隊人數增加。

百鳥陣則是一種散兵陣型。百鳥陣以二十五人為基本的戰鬥單位。這一陣法還有“老鴉陣”的別稱,最好用分截之法,陣號老鴉。四散漫立,槍炮不能多傷。我兵稍聚,賊旗一動,變為盤蛇,便團團圍住矣”。

百鳥陣是將部隊分為小陣,一方麵可以避免密集傷亡,另一方麵則靈活機動戰術多變,同時還可以迷惑敵軍。

伏地陣與其說是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它融合了回馬槍和伏擊兩種戰術。一般而言,引敵進入伏擊需要兩支部隊,一支敗逃,另一支則構築伏擊陣地,待敵軍進入伏擊圈後,再進行攻擊。而伏地陣的妙處在於由一支部隊完成兩支部隊的工作,擺出伏地陣的部隊既是魚餌,又是魚鉤。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剛還在潰退的我軍,悄無聲息間,突然殺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乾德帝粗略看了一遍,大驚。這樣對付番邦,無疑又多了幾分勝算。

“陛下,我這裏還有一樣東西。”

乾德帝是怕寧忘書不拿出來,拿出的每一件,都將是震驚大圖的寶貝。

“陛下,此叫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其中鐵製二件:犁镵、犁壁;木製九件:犁底、壓镵,策額、犁轅、犁箭、犁評、犁建、犁梢、犁槃。犁底插入犁镵,破土起垡。壓镵固定犁壁。策額與犁底平行,支撐壓镵與犁壁。犁壁翻土掩草。轅形彎曲,為犁之主幹,尾部與犁梢相接。箭為長方木,穿越犁轅到達犁底,與曲轅成弓箭形,故名。箭之上端有二三小孔,插入橫木,扼製犁評,稱為犁建。評如槽形,前高後低,呈階梯狀,套於犁箭。上依建,下附轅,可前後移動。評進則犁箭帶動犁镵向下,可深耕;退則犁箭上升,犁镵平緩,可淺耕。梢即犁柄,後仰而曲,下達犁底,耕者握之。槃是轅前端之橫木,可旋轉,兩頭各係一根繩索,另一端係於曲軛,一牛挽之耕田。”

寧忘書指著一張圖紙和部分打製好的曲轅犁部件。

“單人一日可耕數十畝,此犁的效率,陛下可讓司農寺卿帶人去驗證。”

“此言當真?”

“絕無虛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