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看著崔嬈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桓萱輕輕撞了撞她的肩膀,問道:“阿嬈,袁雯櫻的及笄禮,你要去吧?”

崔嬈一震,回過神來,對著桓萱微笑道,“當然要去呀!現在我們就快是親戚了,我自然要去恭賀我日後的表嫂才是啊。”

“太好了!”聽了崔嬈的話,桓鶯一下跳起來,拉住崔嬈的手,笑道,“到時候,我們又能在一起玩了。”

看著桓鶯一臉天真爛漫的模樣,崔嬈綻開顏,與桓萱相視一笑。

像阿鶯這般,還不識憂愁的滋味,真好。

這日,桓氏母子三人在桓府呆到天黑盡了,才坐車返回崔府。除桓老夫人外,桓悟率一家大小都到門外送桓氏一家離開。

崔櫛現在也快十歲,已經是個小小男子漢了,桓氏便讓他獨自一人坐一輛馬車,崔嬈便與母親同坐一輛馬車。

在車上,崔嬈便與母親提起了自己想去參加袁雯櫻及笄禮一事。

桓氏已經知道袁雯櫻與桓拓定親一事,聽崔嬈說起她想到去袁家觀禮之事,點了點頭,輕聲說道:“阿嬈,既然現在桓袁兩家結了親,我們與袁家,便是親戚了。你與雯櫻從小一起長大,感情也不錯,自然應該前去觀禮的。”

“那女兒到時便去啦。”崔嬈抬頭望著母親,一臉燦然的笑容。

“嗯。”桓氏笑道,“你去看看也行,待到日後,你自己行笄禮之時,才知道該做些什麼。”

“娘!”崔嬈臉一紅,叫道:“女兒還早呢!”

行笄禮,便意味著她定了親。

“這哪說得清啊!”桓氏歎了一口氣,說道,“如今你的親事,都由你伯父作主,母親也做不得主。說不清哪日,你伯父便為你定下了。”

“女兒的親事,伯父肯定會來問過娘的。”崔嬈說道。

聞言,桓氏淡淡一笑,輕輕掀起馬車的帷簾,看向窗外:“他來問,是情份。不問,也在理。阿嬈,你別想太多。”

“娘。”崔嬈頓了頓,對著母親說道:“日後女兒的親事,如果伯父真的來問娘的意思,娘可不可以也來問問女兒?”

桓氏一怔,轉過臉來,定定地看著崔嬈。車窗外的燈光射進來,映在崔嬈的臉上,忽明忽暗。

看著自家女兒絕色的容貌,桓氏不禁一呆。

半晌,她才輕聲一歎,伸出手來,將崔嬈臉頰旁的亂發捋到耳後,柔聲說道:“阿嬈,若是你伯父為了你的親事來問娘,娘一定跟你說。你的終身大事,總要你嫁得心甘情願才是。”

“謝謝娘!”崔嬈心頭一暖,一下子撲進母親懷裏,將她摟得緊緊的。

她知道,前世伯父在自己定親之前便問過母親,母親也來問過她的意思。

這一世還能這樣,那麼,自己的婚姻,至少自己也能有一定的意見了。

這回自己可一定要好好找個會疼人的好夫婿,再不用前世那般的苦。

此時,崔嬈腦中一轉,突然想到,袁雯櫻行及笄禮之日,袁家必定大宴賓朋。到時,想必會有不少青年才俊也來觀禮。

其實像這種少女行及笄禮之日,本就是青年男女相親的好時機。自己何不趁此機會,先看看有沒有合心意的,先相一個。

想到這裏,崔嬈便開始在腦海裏思索,看自己記憶中的那些男子,哪個婚後對妻子一心一意好的。這回,自己先下手為強,搶一個過來。

很快便到了袁雯櫻行及笄禮的日子。看時辰差不多了,崔嬈便與崔植、崔妙一起離家去了寧國公府。

崔植騎馬走在前麵,崔嬈與崔妙坐的馬車走在後邊。

袁家住在建安城東,崔家在建安城西。這一趟出門,便是橫穿整個建安城了。

等崔氏兄妹到了袁府門前,早有家仆上前牽馬引車,另有管事上前將崔家兄妹引進門去。

崔嬈走到門邊,看見有幾個年輕男子也進了門來,其中有一個男子,崔嬈對他很有些印象。

此人名叫夏侯峻,也是出自士族大家,但他前世卻娶了一個寒門女子陳苑。

雖然夏侯峻的父母早逝,但也是叔伯在家作主。因此,他與寒門女子的婚事,便為家族所不容。為了陳苑,他不惜與家族決裂,一意孤行娶了陳苑,與她一起過起了布衣生活。

不過,夏侯峻性子雖然剛烈,但此人極為有才。朝中用人,也是不拘一格,不久被謝韶選中,舉薦給皇帝,將他派往安西都護府任觀察史。

安西一向不太平。但自從夏侯峻去了後,幫著大都護出謀劃策,對安西的戎人軟硬兼施,又打又拉,讓戎人吃了幾次大虧,不得不低頭與朝庭和談,穩定了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