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3)

崔植、謝潯便走上前,與夏侯氏兄弟道別。

這時,夏侯峻對著崔嬈遙搖拱了拱手,笑道:“今日之事,多謝崔二姑娘了。”

崔嬈微笑著回了一禮:“夏侯公子言重了。”

夏侯峰不明所以,看了看夏侯峻,又看了看崔嬈,然後又一臉了然地傻笑著。

崔嬈知道他定然在心中對自己與夏侯峻有所誤會,卻隻笑了笑,並不說破。

夏侯公子,我幫忙也就幫到這兒了,以後是好是歹,隻看你與陳苑姐姐的造化了。

當然,她心裏清楚,夏侯峻與陳苑雖然受了些苦,便兩人的結局,自然是好的。

待崔植與謝潯回到雲廬,與廬中的同窗道別之後,一行五人這才下山回家。

下山的途中,崔嬈與崔妙、謝絡三個小姐妹牽著手走在前邊,邊走邊說著私房話,一路嬉笑之聲不斷。

而崔植與謝潯並肩走在後麵,看護著她們。

快到山下這一段,地勢變得陡峭起來,姑娘們便不能並肩行進了。三個小姐妹隻得把手分開,相繼前行。崔妙膽子最大,便自告奮勇打頭走在最前方,後麵跟著謝絡與崔嬈。

崔嬈雖然也是養在深閨的大小姐,但在清河的三年中,常與族中的小姐妹到村子附近的山上登高望遠。因此,要說起這爬坡下坎,她的動作可比崔妙和謝絡這兩個一直養在深閨的大小姐麻利多了。

因此,看著謝絡在下陡坡時顫巍巍的,她便從後邊將自己的手伸過去,對著謝絡笑道:“阿絡,別怕,我拉著你走!”

謝絡回過頭來,對著崔嬈感激的一笑:“謝謝阿嬈。”然後便將崔嬈的手抓住。

崔嬈回了她一個微笑,將謝絡的手緊緊握在手中。

兩人便這般扶持著往山下走去。

謝潯走在崔嬈身後,見她步履穩健,確實用不著自己幫什麼忙,便繼續與崔植閑聊著。

五人下了山,崔、謝兩家的隨從見主子過來了,趕緊拉馬趕車上前。

“阿嬈,有空多來我家找我玩啊!”離別之時,謝絡拉著崔嬈的手,甚是不舍。

崔嬈雖沒有直接回絕,卻也沒有應她,隻微笑道:“阿絡,你要找我玩的時候,也可隨時來江安侯府。”

見她自始至終沒有答應去謝府,謝絡微微一歎,說道:“那我們就改日再見了!”

“嗯。”崔嬈微笑著點了點頭。

兩人這才分開手,各自向自家的馬車走去。

這邊,謝潯坐在馬上,看見崔嬈與謝絡分開後,徑直上了崔家的馬車,連眼角都沒有瞥自己一下,想著她以前追在自己身後,“三哥哥”、“三哥哥”叫個不停,竟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

“三郎,走吧!”崔植喚了他一聲,便策馬前行

他微微一怔,這才從往日的回憶中驚醒。他抬起頭來,望著崔植的背影笑了笑,說道:“好!”這才馭馬朝著崔植追了上去。

崔植與謝潯兩人並肩騎著馬,一邊說話,一邊往建安城而去。

江安候府在城西,而信國公府在城北。進了城後,謝潯與崔植拱手道別後,兩路人馬便分道而行。

剛進門,便下人便上前向崔植兄妹稟報說,袁氏讓三人回來後,直接到崔老夫人房裏去。

聞言,崔植便帶著兩個妹妹往崔老夫人的院子走去。

一進崔老夫人的院子,便聽見袁氏爽朗地笑聲:“聽母親這麼說,我們崔家要真能出個世子妃,也算是不錯啊!對了,我們阿嬈長得好看,說不定會被世子看中呢!”

“阿妙大些,自然是先說阿妙的親事。”桓氏溫婉的聲音響起。

“可阿妙沒有阿嬈長得好啊!”袁氏笑道。

“嫂嫂可別這麼說!”桓氏趕緊說道,“若說阿妙那長相,可也是一等一的。”

“可阿嬈更勝一籌。”袁氏說道。

“好啦!你們倆別再互相恭維了!”崔老夫人出了聲,“阿妙、阿嬈都是我嫡親的孫女,都好看!”

聽崔老夫人這麼一說,袁氏和桓氏互相對視一眼,便齊齊笑出聲來。

聽到屋裏似乎在說起自己與崔妙定親之事,崔嬈一愣。忙側過頭來,看了崔嬈一眼,隻見她也一臉茫然地看著自己。

崔植見兩個妹妹一臉的疑惑,忙說道:“你們倆別東猜西猜了,有什麼事,進屋就知道了。”說完便抬腳往屋裏走去。

崔嬈一聽,忙拉著崔妙的手跟了上去。

袁氏眼尖,一眼便瞥見三個孩子走了進來,笑道:“真是大白天不能說人!母親你快瞧,這一說,人就到了!”

崔老夫人看見孫子孫女回來了,歡喜得合不攏嘴。

崔植忙領著崔妙、崔嬈上前,向崔老夫人、袁氏、桓氏行了禮。

崔老夫人對著崔妙、崔嬈招了招手,叫道:“阿妙,阿嬈,快,來祖母這邊。”

兩個小姑娘便嬉笑著上前,一左一右地偎在崔老夫人身邊。

崔老夫人看著自己這兩個花朵兒一般的孫女,想到剛才袁氏、桓氏說的那些話,想著這兩個孫女如今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心裏突然感覺有些空落落的,忙將兩個孫女的手握在自己手心裏。

崔嬈心裏還記掛著先前在屋外聽到的事,便笑著問道:“剛才阿嬈在門外,聽著伯母與娘笑得爽利,不知家中有何開心之事?”

“伯母在與你娘商量,怎麼樣把你這個小猴精嫁出去!”袁氏說完,用右手食指輕輕刮了刮崔嬈的鼻子。

崔嬈翹著嘴,望著袁氏調皮地眨了眨眼,說道:“按規矩,要嫁也是先嫁妙姐姐呢!伯母怕是想到要給妙姐姐找個如意郎君,這才笑得這麼開心吧?”

聽了崔嬈的話,袁氏撲哧一笑,對著桓氏打趣道:“你看看,阿嬈這張利嘴,可是吃不得虧的!”

桓氏笑著說道:“她還性子,還不是大嫂你給慣出來的。”

“阿容這麼說,倒成了我的不是了?”袁氏嘿嘿笑道。

桓氏抿嘴笑著,卻是不語。

“阿嬈又沒說錯。”崔老夫人愛憐地將崔嬈摟在懷裏,說道,“本來就是要阿妙出嫁後,阿嬈才能出嫁嘛。”

聽到這裏,窩在崔老夫人懷裏的崔嬈眼睛一怔,忙問道:“伯母,是不是在給妙姐姐說親了?說的是哪家?”

她記得上一世崔妙是年前才開始說親的,說的是琅琊王家的七郎,丞相王濟的次子王闌。婚後小兩口和美幸福,第二年崔妙便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日子過得是順順當當的。

說起來,在與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幾個姑娘中,崔妙是前世嫁得最好的。所以,她希望這一世崔妙也能嫁給王闌,像前世一般的幸福。

“還沒呢。”袁氏笑眯眯地說道,“阿嬈這麼著急阿妙的婚事,是不是想早點把阿妙嫁出去,然後自己才好出嫁呀?”

“阿嬈才沒有呢!”崔嬈臉一紅,一把抱住崔老夫人,叫道:“我不嫁,我要一輩子陪著祖母,孝順祖母。”

“少哄我開心了!”崔老夫人笑罵道,“你呀,從小便外向,你會舍得不嫁?”

“祖母,阿嬈哪有啊?”崔嬈不服氣地嘟著嘴。

崔老夫人看著崔嬈,然後撇了撇嘴,說道:“還說沒有?不知是誰,見著謝家那小子,眼珠都不會轉了。”

崔嬈聽到崔老夫人提起謝潯,心中猛然一跳,愣了半晌才勉強笑道:“那是小時候,哪裏懂什麼嘛,見大家都喜歡圍著謝潯轉,便去湊個熱鬧?現在我們長大了,自然就不一樣了。”

崔老夫人卻是不信崔嬈之話,搖了搖頭,說道:“少騙我老婆子!這長大了,那謝家三小子倒越發俊挺,你能挪得開眼?”

崔嬈抬起頭,無力地搖了搖頭,說道:“祖母,我現在,真的不像小時候那般對謝三郎了。”

崔老夫人見崔嬈麵色有異,怔了一下,問道:“如今真不喜歡謝三郎了?”

“祖母,阿嬈真的不像小時候那般了。如今她見著謝三郎,連話都不怎麼跟他說呢。”崔妙在一旁說道。

崔老夫人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道:“不喜歡便不喜歡了吧。建安城有才有貌的少年郎多了去,我們阿嬈再選一個便是。”

“阿嬈不喜歡謝三郎,可阿妙喜歡呀。”崔妙調皮地笑了笑,“要不,祖母叫爹爹替孫女去謝家提親啊?”

崔妙此言一出,屋中之人皆是一愣。

上回從袁家回來的路上,妙姐姐不是說她對謝潯沒有非份之想嗎?怎麼如今卻說要讓伯父去謝家提親?那王闌姐夫可怎麼辦啊?

聽了崔妙的話,崔老夫人斂住笑,搖頭道:“就算要結親,也是謝家來求親。我們清河崔氏的女兒又不愁嫁,哪能主動向男家提親?”

袁氏也瞪了瞪崔妙,責備道:“阿妙,你是女兒家,怎可如此胡亂說話?”

見母親麵色不善,崔妙吐了吐舌頭,說道:“娘,女兒鬧著玩的。”

“鬧著玩也不可如此說!”袁氏板著臉說道。

“女兒知錯了。”崔妙見母親動了怒,趕緊認錯。

“好啦,大嫂,你別嚇著阿妙了。”桓氏趕緊勸道,“她年紀小,分不清輕重也是有的。既然她都認錯了,你也就再說她了。”

袁氏見狀,對著桓氏搖頭笑了笑:“阿容,你還說我慣著阿嬈,你對阿妙帶不是一樣縱容?”

桓氏笑了笑。

“好啦,不說這些了。”崔老夫人發話道,“玉秀,你找人給阿妙、阿嬈兩姐妹做兩身新衣裳,到時去燕王別院的貴女肯定不少,我們清河崔家的女兒,可不能失禮於人前。”

“知道了,母親。”袁氏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