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話說的,完全將一個善良大方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精致。在旁人看來,她則是相當的識趣。如果她直接向奶奶控訴這些年,自己過的日子是多麼的痛苦艱難,那麼奶奶對人會責備爸爸和繼母幾句,可這個繼母大可以推脫說,自己並不知情,半點影響都不會有。甚至還會給旁人一種這大小姐尹淑蕙是個小肚雞腸,不識大體的印象。所以當她這麼說的時候,這繼母啊,很是滿意的笑了起來。
繼母一邊笑著,一邊走向了她,滿臉的善意與疼愛的拉住了尹淑蕙的手,溫柔的道:
“既然你這麼懂事,從今往後你就是我們家的大姐了,你的弟弟妹妹,有時候會做些不成熟的事情,你就多多諒解一下吧,那,以後有什麼缺的,記得和我說啊。”
這全程都沒有將眼睛放到身後那尷尬站的母親身上,說真的,自己的母親和這個繼母相比,確實要黯然失色很多。畢竟這個繼母從小是經受西方教育熏陶長大的,不然她的名字怎麼那麼像個外國人。所以在很多的見解上,自然是要高過自己的母親。而母親呢,則是一個樸實善良的農村夫人。當初她所生活的那個年代,別說出國讀書了,就連讀書都是一種奢侈。所以在這種禮節上,涵養上自然是要遜色於這個繼母。
在前輩子裏,尹淑蕙一直搞不懂的是,這個繼母明明條件這麼好,為什麼要當自家父母的小三,而且還是個和她學識涵養文化上,都有著巨大差異的老男人。不過經過一次人生的尹淑蕙,現在終於明白了這個原因。
繼母的家庭雖說富裕,但由於當年國家對資產階級的排斥以及打壓,即便是有涵養有學識,也無法擁有一份體麵的工作。他們屬於空有其表罷了,而父親的出現,則是給了他們最大的希望。繼母這種,叫做下嫁。不僅能夠得到一個富裕的丈夫,還能得到丈夫的疼愛。事實證明,她這一選擇是正確的。父親雖然有錢,但總是因為沒有學識,而被人嘲笑成暴發戶。而繼母的出現,正是給力他解除“暴發戶”這稱呼的機會。
從古至今,人們都會崇拜那些有學識的人,特別是那些有錢沒學問的商人,為了麵子,更要擁有這種學識。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去進修,就娶一個才藝雙馨的女子回家,這也是變相的告訴世人,我沒有學問,也能取得有學問的老婆。
而為了取得這個“天之嬌女”的父親,不惜踢掉了陪伴自己多年的糟糠之妻。為了不讓人說是陳世美,還特地等了近十年。
一旁的三夫人周氏隻是溫和地看著這一幕,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而剛才攙扶過李未央的二夫人溫氏的臉上,卻露出了一絲諷刺的笑容。老夫人則自始至終都是淡淡的,撚著手裏的佛珠。
“是,未央一定遵從母親的教誨。和……姐姐妹妹們多親近。”在旁人看來,李未央的臉上露出一絲紅暈,說話又似乎極為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