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並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挨著記載,前幾篇都是一些生活中零碎的小事,記載著母親在高中時期學習的瑣事。

比如,英文老師發音不夠標準,數學老師能夠徒手畫圓……

直到七月,91年的盛夏,白芷在這裏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白舒琳。

白舒琳很美,不僅因為她的長相。

她身上還有一種能讓人安寧下來的特殊氣質。

年少的白舒琳喜歡穿白色的襯衫,袖口總是喜歡繡一朵山茶。

又黑又長的頭發紮成兩個麻花辮,自然地垂在胸前,一雙杏眼柔如清波,眉目中天然含著一段情。

這樣的女人,放在任何時代都是受歡迎的。

在那個夏天,她身邊聚集了很多個追求者。

但她最欣賞一個叫仲卿的男孩子。

日記裏,白舒琳是這樣描述的,“仲卿長得幹幹淨淨的,說話的聲音好聽,才華橫溢。隻有他這樣的人才堪當祖國未來振興的大任!”

典型的長在紅旗下,七十年代人的根正苗紅的思想!白芷心想。

結合前後的文字看,仲卿很喜歡白舒琳,可是白舒琳不喜歡仲卿,因為張曉燕心裏的人是仲卿。

讀到這裏,白芷下意識地點了點發漲的太陽穴。

她好像嗅到了三角戀的狗血氣息……

耐著性子繼續讀下去,還好,後麵發生的事情很正常。沒有閨蜜爭男人反目這種詭異操作。

那個年代的男男女女都很保守,喜歡都是放在心裏,不敢明目張膽。

另外,仲卿家庭成分很高級,父母雙方捱過十年動亂,得到了國家的政策補償。

九十年代大浪淘沙,仲卿的父母放棄了國企的高級工程師工作,下海淘金。

仲卿即將跟隨父母搬家轉學,臨走前,他向白舒琳表白過,但是被拒絕了。

這段還沒來得及開始的感情便無疾而終。

但是白芷卻從文字裏讀出了一種心酸。

母親在這段文字裏,從來沒有展示過自己的愛慕,對於仲卿的愛戀,她更多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記述。

她不信任仲卿,準確來說,她不信任任何一個男人。

十八歲的白舒琳被很多人表白過,但是她從未在日記裏說過喜歡。

在仲卿表白的那一頁紙下麵,白芷看到母親寫過這樣一句話,“母親教導過我,男人都不可信。”

她以前偶爾了解到,外婆對母親很嚴厲。

白芷想,這應該和外婆的坎坷人生經曆有關。

在七十年代,重男輕女的毒瘤在社會各個階層紮根,外婆生下母親之後便被外公拋棄。

外婆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外出做工,她主要從事在當時人認為“投機倒把”,現在人叫做“商業”的事情。

從一個柔弱的女人,硬生生磨煉成女強人。

正因為外婆的影響,母親從小對男人不信任,所以她不僅拒絕了仲卿也拒絕了其他的追求者。

白芷捧著日記本陷入沉思,母親和外婆年輕時都是那麼美好的人,可是她們的感情路一個比一個坎坷,男人帶給她們的更多的是傷害。

到了她這一代,雖然她曾經喜歡過江浩,可是現在她也是很難信任別的男人,難道這是遺傳?

白芷思索著,覺得眼皮有些重。

陸爵風哄著小可小愛入睡,回到臥室,便看到白芷抱膝坐在床邊,有一下沒一下地開始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