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玄奘為原型的唐三藏,西行取經也是與其相同的唐太宗年間。
柴溪早就忘了具體的年份,隻依稀記得那是公元六百年左右,從那往前推五百年,就能大致推出她所在的年代——公元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之間。
公元初王莽篡漢,而後劉秀建立東漢。公元一百多年的話,應該還在東漢年間,那也就是說——
在這裏的五百年,她會錯過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隋唐的……精彩曆史。
“你在想什麼?”
還沒等柴溪腦海中被“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科舉製的建立”、“瓦崗山”等關鍵詞刷完屏,冷不丁就聽到了這麼一個聲音。
[在想是水深火熱地活在戰火紛爭的人間好,還是就這麼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浪費生命好。]
下意識順著那聲音說出口之後,柴溪才意識到,原來是大聖在問她。
……也對,現在這情況,也不會有別人再主動跟她說話了。
不過大聖今天怎麼如此……?
往常,都是柴溪自己跟大聖搭話,一開始雖然會覺得有些尷尬,但光在那兒待著什麼都不幹好像更無聊,而且,習慣了之後竟然莫名有些樂趣;大聖確實偶爾也會自己提起話頭,不過,也沒像今天這樣問她在想些什麼。
這麼想著,柴溪卻並沒有說話。
“你說人間戰火紛爭?”
她想起來了,孫悟空在從就任弼馬溫到大鬧天宮的這一段風波前,一直在花果山過著平靜的生活。
[事實上,人間幾乎是從未平靜過——如果宏觀來看的話,尤其是——]
說到這裏,柴溪突然卡了殼。
漢朝……或者說大唐,是在哪兒來著?
她隻記得花果山是在東勝神州了。
“嗯?”然而,某位猴王的好奇心一旦被勾起,就沒那麼容易再平息下去了,“你說哪兒?”
[……在一片遙遠的土地上。]
呆滯良久,柴溪猶豫道。
孫悟空:“………………”
不用他說什麼,柴溪也知道自己的解釋坑得不行,然而她也沒辦法,畢竟實在想不起來那個州叫什麼,總不能說:“是你未來的師父家鄉那裏”吧?
於是她機智地轉移了話題。
[說起來,我聽說大聖你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
“確是如此沒錯。”
[那你都記得什麼呢,比如是怎麼從石頭裏出生……之類的?]
柴溪在裝傻。
她當然知道,孫悟空是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才在花果山的那塊仙石上逐漸孕育而生的;也大概明白,就像小孩子不可能記得在媽媽肚子裏的事一樣,即使是齊天大聖也有可能對在石胞裏發生的事毫無印象。
但她想知道仙石是怎樣化成的石猴,或者說,她想在忘記父母的臉之前重獲自由,找到能回家的辦法。
山成精的概率實在很渺茫,可如果不試試的話,那就是百分之一百的不可能。
孫悟空:“你這是套老孫的話?”
柴溪:“…………”
糟、糟糕,她其實沒想過會這麼輕易就被對方揭穿的。
不過,想想孫悟空是誰啊,是求師時就能猜透菩提老祖的啞謎、迅速掌握筋鬥雲和七十二變的冰雪聰明的……美猴王啊。
柴溪頓時平衡了。
[我想成精。]她悶悶地說。
一個月前,剛穿成五行山的柴溪還覺得那隻是個逗人玩的段子,即使確實抱著那麼點想法,她也沒怎麼想將其實踐;但是現在,每天隻能盯著山水發發呆、和大聖嘮嘮嗑的生活實在太乏味了,更別提另一邊還有她無法割舍的重要家人和朋友呢。
——他們的音容笑貌,在時空相隔的遙遠距離下已經稍稍有些模糊了。
“怎的突然想起這個來了?”這麼問著,孫悟空的聲音卻怎麼聽都帶了些期待和……幸災樂禍,“五行,你不是應該好好遵守如來的命令嗎?”
柴溪:“………………”
[你說的沒錯。]
柴溪假裝自己特別盡職盡責,即便她不知道是哪門子的職哪門子的責。
——壓著孫悟空?
總覺得哪裏微妙的不太對,不過既然她現在就在做著這個工作,好像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但我認為工作是工作,自我提升是自我提升,魚和熊掌並非不可兼得。]
“也罷,也罷,”柴溪聽見孫悟空嘿嘿笑了兩聲,“既然你這麼說,老孫指點你幾番也未嚐不可。下次也不必這麼拐彎抹角地費勁兒了,直接問就行。”
“那你現在練到什麼程度了?”
柴溪想了想,如實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