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有孕婦有孩子,就有好東西吃。這樣的規定,讓原來就沒什麼娛樂活動的茅部落民眾,比原來還要熱衷於造人。
但是,首先一直養著藍鳥的白鳥開始有意見了,因為這些鳥他付出的努力最多,可是現在變成他沒有資格去吃了。當然,原來能敞開吃的時候,他也是吃的最少的。他的意見不是吃不吃的問題,而是為什麼我養鳥,我反而不能吃的問題。
他之外,茅部落裏有各種意見的人也更多,覺得養藍鳥就是浪費的人一直都有,但還有其他各種情況的。出現了打獵時故意讓自己受傷,就為了吃鳥蛋和鳥肉的人;有明明每天采集的物資是最多的,可隻能吃野菜和得到每天分到的烤肉,但是卻一點鳥肉和鳥蛋都吃不上的人;還有身為家長,搶了孩子或老婆鳥蛋和鳥肉的人……
獵星的提示,讓白銳冷靜了一下,他意識到自己這是有點太超前了:“看來,首先,得讓人們有私有財產的概念,不對,應該是先得造房子。”
為什麼無論茅部落還是獵部落都還沒有私有財產?因為他們必須平均,才能讓最多數量的人活下來,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必須所有人都生活在洞裏,等量的消耗累積了一冬的物資。獵部落那樣做主要是因為草房子抗寒能力太差,人在裏邊隻有凍死一個下場。茅部落過去是因為食物太少,現在的原因則和過去的獵部落一樣。
如果大家一年到頭都能在自己的家裏渡過,不是那種跟鳥籠子一樣,人鑽進去除了躺著就連轉個身也困難的粽子房,而是有一定的空間,能擺放家具,養殖家畜家禽,情況就會好上很多。
白銳曾經跟獵星說過房子,現在他蹲在地上,更詳細的說著屋子該怎麼建。
獵星默默的看著,最後問:“白銳,你說的這種房屋太複雜,我們短時間內大概是建不了,我們挖地洞怎麼樣?”
“地洞?”
“對,那樣就可以每個人占用一個洞。冬天更暖,夏天多挖通氣道,或者直接在自己的地洞上麵建草房子,下麵就成了那個按照你說的地窖?”
白銳也反應過來了,眼睛頓時就亮了,抱著獵星就吧唧親了一口。
其實獵星是根據他說的,與外出看到的黑泥人的居所想出來的辦法。要想到很容易,但白銳就是想不到,因為他已經有了房子的概念,可是獵星沒那個概念,反而更能結合實際情況。
“但是,建房的人的食物要怎麼分配呢?而且他們有了住房,以後會去務農、放牧,誰又會去做戰士呢?而戰士的食物要怎麼辦呢?還有你自己,你是大巫,你的食物要怎麼來?”不過,白銳剛高興了一會,獵星就又開始朝他潑冷水。
“這就是稅收的問題了。”
“稅收?”
“嗯,這是一個整體的問題,讓我想一下,該怎麼跟你說……”
人類的文明發展到了什麼階段,最符合的就是什麼樣的製度。而且人心原本就是很複雜的,私有財產的出現,代表著人們最基本的生存穀欠被滿足,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那麼其他穀欠望也會隨之而來。現代的時候,白銳總看見電視上說,人之所以之人因為人有感情,一開始他還覺得挺對的,可慢慢的就覺得那是狗屁了。
人之所以站在了自然界的頂點,其實是因為人比動物有著更強烈的穀欠望,比動物更貪婪。
直接把現代的製度挪到這裏來?再怎麼理想主義也知道那不可能。封建製度,甚至奴隸製度?
白銳想明白了,拔了兩把草,拿一根棍子在泥土上寫寫畫畫:“部落裏的人將會有私有物品,但並不是從一開始那些東西就是他們私有的。比如藍鳥,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是否領取藍鳥,但那必須要用等量的食物交換。而務農的人,他們所有的收獲都要上交,但上交之後收獲更多的人,分到的食物也更多。至於打獵,整個部落集體狩獵得來的獵物依舊算是集體的,但如果幾個人獨自外出,得到的就是他們自己的,當然,這個前提是不能影響到部落的工作。”
獵星點點頭:“這其實就是部落留下的獵物更少了,把東西分給了部落民。那冬天的存糧怎麼辦?有人一開始沒有養成存糧的習慣呢?”
“我們可以借給他們,來年再讓他們還。”這種情況是非常可能的,現在部落裏所有人的習慣都是分給自己的食物有多少,他們就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