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半個小時之後,麥克尼的郵件係統上被我加了個影子係統。所有郵件都會自動轉發到一個收件箱,這個收件箱會定期備份到服務器上。我想要查誰,隻要到服務器上拿數據就行,不用每次都挨個入侵。
我一邊轉移數據一邊為麥克尼不值:若是麥克尼能找個更靠譜的管理員,又何至於被我入侵到這種程度?不過話說回來,這種防禦嚴密的公司,多半也隻能從人身上找突破口,或許隻有短笛這種選手,才能從技術上破解吧。
設置好這些之後,郵件也都傳了過來,我拿到其中七個人的收件箱更新,我準備看看這些郵件到底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但是我很快發現,這些家夥的郵箱,大概都有上萬封郵件,一時半刻之間,又哪裏查得出來?
為了簡化一些,我隻翻了這幾天更新的郵件,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日常工作郵件,金雲一收到了兩封帶附件的郵件,和其它那些被我們注意到的郵件一樣,這兩封也是用韓文寫的,附件中也帶著韓文資料。我想這一定是周時想要的。至於其他人,勉勉強強算是可疑的,就隻有幾封關於APP的討論郵件——那是僅有的幾封和外網溝通的郵件。這幾封郵件的收件人叫孫浩,是麥克尼的一個程序員。從郵件內容上看,他參與了一款名叫‘夜泡’的交友類APP的營銷。
我又進一步查了之前的郵件,發現這款軟件是一個專注於單身寂寞男女的聊天工具,所有的設置,都是為了讓男女約啪提供方便。這款軟件的營銷策略,除了線上網站、貼吧,線下夜店廣告之外,還有一大筆預算分享給了客戶:他們發了許多招聘廣告,這個廣告麵向閑暇時間比較多的女性:這些女性用戶隻要每天達到固定的在線時間、聊天條數和新加好友人數,就可以從APP運營商那裏拿到錢。
這樣的用意很明顯,就是為了吸引男性用戶,這種APP,女用戶占比永遠都是少的,上學那會兒就有許多款類似的軟件,我有個同學在搭訕了十幾個女號未得到回複之後,靈機一動,重新注冊了一個號,性別換成了女。換了個網紅臉的頭像之後,半個小時收到了十幾條打招呼的信息。我這位同學在研究了三天之後,跟我們總結了他的經驗:聊天第一句話千萬不能說‘你好’,因為90%的人都說你好,看著都煩;想要在競爭中凸顯,那麼必須使你的聊天具備信息量並引發對方的好奇心,比如你說‘你的發型/耳釘/衣服是我看過的第二奇怪的’,用內容去誘發對方回複第一句話,然後再展開;另外,頭像也有講究,生活照是肯定不行的……
我的這位同學當時也是我們數學係的英才,大概一個月時間,居然完成了聊天技巧的數學建模,每一句常用的問候都被他設置了一個參數。經過一段時間的錘煉,他很快在炮火連天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年頭,約個女孩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