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頁黨不要開外放(1 / 2)

對於現在的並州來說,維持基本的安定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了。

賈詡對於丁原的提出的問題也很簡單,丁原重視軍事,可兩年下來,並州的軍事發展到底有多大的進步呢?

在賈詡看來,並州的發展重軍事不算錯,畢竟要麵對著鮮卑人的入侵,可丁原用的方法錯了。

丁原重軍事以至於財政緊張,之所以沒有鬧出大亂子,百姓們也願意吃苦的最大原因其實還是處於對鮮卑人的仇恨。

可這樣的仇恨能讓百姓堅持多久呢?

甚至,賈詡也問了個很現實的問題,丁原在強化軍事的時候,是否感覺越來越艱難越來越力不從心?

往往是花了大力氣去做,但所能收獲的東西卻不多。

如今的並州的軍事力量在經過兩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對並州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簡而言之一句話,丁原窮,養軍隊不容易。

可他們必須養軍隊,甚至要養的更多,否則就無法應對來年的戰爭。

因此賈詡給出的建議是,先讓並州富裕起來,然後再發展軍隊。

可丁原卻歎了口氣:“就算我願意這麼做,但鮮卑人能給我這樣的時間嗎?”

畢竟錢這玩意兒,不是說來就來了呀。

而如果並州轉移了發展重點,那麼軍隊什麼的自然就要往後排,鮮卑人再來打怎麼辦?

對此賈詡倒是不擔心:“鮮卑人連續兩年受挫,就算今年還要再來,但卻不會大規模南下,應當隻是一些部族各自為政南下搶掠一番罷了。”

而如果是這樣,以丁原目前的實力,想要守住還是可以的。

更何況,隻是轉移下重點而已,又不是要丁原就丟開軍隊不管了。

而關於怎麼發展並州經濟這種事,丁原想了想,決定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賈詡原本已經交給了丁原一個大致的發展方略,可以說經濟軍事兩不耽誤。

至少,有錢了才能養更多的軍隊用更好的裝備吧?軍隊強大了才能守住自己的錢不被別人搶走吧?

所以說,這兩件事情必須要一起做,而過去丁原隻是帶著大家做了一半。

一條腿走路,自然是要格外艱難一些的。

而關於抵禦外敵的方法,賈詡來自涼州,那地方也是邊境,並沒有比並州好多少。

因此對於賈詡來說,這事情其實還是很有經驗的,更別說他父親就是個武將。

對於賈詡提出的方案,丁原看看也覺得挺好,而拿出這個方案來討論,丁原的主要目標還是呂布。

對於呂布,丁原是真的寄予厚望的。

丁原本身沒兒子,因此他的基業肯定是不能指望著自家孩子繼承了,倒是呂布作為丁原的弟子,也算得上是丁原的半個兒子。

再加上呂布這孩子對長輩還是很不錯的。

丁原覺得吧,就看呂布對蘇雲卿的勁頭就知道這真是個孝順孩子啊。

雖然呂布還有不少缺點,但丁原覺得這並不重要,人無完人,呂布沒有大的缺點就可以了。

更不要說如果呂布作為他的繼承人,那麼將來呂布就更不需要十全十美什麼都會了,總會有人幫他坐好這些事情的。

就像他文有賈詡武有高泰一樣。

好吧,目前武將還有蘇雲卿和呂布。

丁原覺得這配置比例有點糟心_(:3ゝ∠)_

當然,不管怎麼糟心,丁原是希望呂布能夠通過這次學到點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