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卿原本覺得硬耗的話至少要耗上一年的戰鬥,在半年之內結束了。
袁術退兵回豫州,曹操也回了兗州老家,蘇雲卿則忙著接手袁紹留下的那些人。
事實上袁紹的班底並非全部留給蘇雲卿了,可以說大部分是四散被分掉了。
袁紹手下謀士田豐,審配因不願投降,但又無力阻止城破而自殺,據說死前曾向著袁紹所在的方向磕頭。
審配雖然有專而無謀的評價,田豐也有剛而犯上的說法,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說到對袁紹的忠誠袁紹手下也隻有這兩人能看了,甚至他們已經做到的事情遠超過一般‘忠’的定義。
蘇雲卿不讚成這樣的做法,但卻不得不敬佩這樣的人,在攻下城池之後便命人好好安葬這二人。
當然,其他人可就不像田豐和審配了。
顏良文醜被呂布和趙雲分別斬於陣前,張郃被蘇雲卿俘虜後歸降,高覽被袁術弄走了,袁術手下如今也缺大將啊,同時去袁術那裏的還有袁紹手下大將麴義。
而郭圖逄紀和淳於瓊卻投奔了曹操。
蘇雲卿當然也就順手接收了剩下的文臣……好吧,比較有名氣的,也就剩下一個荀諶一個沮授了,沮授還是賈詡行動快給攔下來了,否則他就收拾一下換上便裝準備回老家種地去了。
荀諶倒是願意來蘇雲卿這裏的,或者說當蘇雲卿和袁紹打起來的時候他就已經預見到了這一點。
荀諶也知道他不能死更不能歸隱,荀氏的利益不允許他這樣做。
蘇雲卿擊敗袁紹之後已經成為了北方最為強大的一家諸侯,而如今隻在蘇雲卿那裏放一個荀攸就顯得有些不夠了,更何況荀攸也透露過蘇雲卿那裏需要文官,荀家自然可以多派幾個人過來,可派的再多也抵不上一個荀諶。
荀諶的才能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上的。
當年荀家會選擇派出荀彧荀攸荀諶,並且選擇了看起來北方最有希望的三家諸侯分出去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隻是一般的庸碌之人根本就沒有放出來的必要,省的丟人。
這三人每一個都是可以用來治理天下的人才。
因此荀諶明白,他必須去蘇雲卿那裏,更何況他自己又怎麼能甘心就此歸隱老死山林呢?
而如果荀諶要找一個做事的地方,蘇雲卿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對於荀諶的到來蘇雲卿當然是歡迎的,按照荀攸的說法,他自己擅長軍事,荀彧擅長政務,可荀諶卻哪樣都不差,比軍事不輸給他,比政務也不輸給荀彧。
有了荀攸的高度評價,蘇雲卿當然就對荀諶萬分的重視。
賈詡對此沒說一句話,他知道荀攸這麼說一方麵確實是因為荀諶有才華,但另一方麵恐怕也是為了荀諶做鋪墊,讓蘇雲卿能夠重視荀諶,以幫助荀諶在並州謀求一個比較好的位置。
可賈詡不在乎這些,甚至他恨不得並州再多來幾個這樣的人呢。
武將他不管,可這次的文官居然隻撈到了沮授和荀諶,雖然這兩人都是大才,完全是一個頂一群的節奏,可賈詡未免還是有些不甘心的。
再說了,沮授並不能立刻就委以重任,他畢竟是袁紹的謀士,且心中對袁紹還是有不少感情的,這並非是小人之心,而是現實,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直接委以重任那是要出亂子的。
賈詡給蘇雲卿的定位可不僅僅就滿足於稱霸北方了,他有更高的規劃,因此蘇雲卿決不能在這種事情上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