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1 / 3)

蘇雲卿在之後的日子裏表現的十分安分,且心情不錯。

至少昭襄王表示太子的作業不用她幫著寫了==

顯然,昭襄王也發現了,以前沒有蘇雲卿幫忙寫作業的時候,太子還知道自己動腦子寫,雖然寫的一塌糊塗,但他至少寫了也動腦子了呀。

自從有了蘇雲卿,太子那是徹底甩開了智商的包袱,開開心心的就當個傳聲筒了。

至於說昭襄王希望他能從中學到一點東西之類的,顯然,就像蘇雲卿一開始預料的那樣,太子毛線都沒學到……哦,也不能這麼說,至少現在太子傳話的功夫見長。

以前他拿著蘇雲卿的答案去給昭襄王說的時候總跟背書似的,還時不時的卡一下,若是複雜一點的說不定還說半截就忘記了,畢竟昭襄王布置的作業不少,太子還幹過記混的事情呢。

據說當時太子答的驢唇不對馬嘴的時候,昭襄王可是發了好大的脾氣。

也對,明明有正確答案照著抄還能塗錯答題卡什麼的,哪個班主任都得發火啊,尤其是這個班主任還是你親爹==

不過現在不會啦,太子拿著答案侃侃而談聲情並茂,說的就跟這些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一樣。

可昭襄王是要把太子培養成一個靠譜的國君而不是一個演說家啊,稿子背的再好,講的再好聽又有什麼用?

於是昭襄王立刻不準太子靠著蘇雲卿作弊了,雖說蘇雲卿和太子也算得上是一家,以後讓蘇雲卿給太子幫忙也沒什麼,昭襄王此時願意用蘇雲卿也正是這個意思。

但幫忙和取而代之是兩回事。

蘇雲卿看起來並不像是很有野心的樣子,可人心是會變的,在昭襄王看來,也許太子的能力不用那麼出眾,但至少他得帶點腦子吧?得知道蘇雲卿在做什麼,目的是什麼,以及以後可能會做什麼。

簡而言之,就算太子自己不會做題,但是他看見答案至少得知道這答案對不對啊。

蘇雲卿想想也挺同情昭襄王的,昭襄王確實算得上是一代英主,結果就攤上太子這麼個兒子,也是夠糟心了。

……好吧,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太子,因為當年的太子並不是太子。

這年代講究嫡長子繼承,而現在的太子並不是昭襄王的長子,他甚至不是嫡子,人家以前是有個大哥的。

於是當年的嬴柱覺得吧,治理國家有大哥,反正他自己是沒希望,隻要做個安閑的宗室混吃等死就好了嘛,雖然秦國並不支持養一堆廢物宗室,但現在的秦王是他親爹,以後的秦王是他大哥,難道還真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餓死不成?

於是嬴柱便真的就在混吃等死的大道上狂奔而去了。

其實嬴柱這想法也不能算錯,畢竟如果真的按照計劃,昭襄王正常死亡,然後他大哥當了秦王,那麼嬴柱的做法也不失為一個聰明又安全的自保策略。

然並卵,早說了昭襄王的待機時間超長!

當年的長子還是在昭襄王做秦王之前的孩子,而如今昭襄王已經當了四五十年的秦王了。

也就是說,拚待機時間,當年的太子沒拚過昭襄王,於是在他親爹掛掉他自己做秦王之前他就先自家親爹一步掛掉了==

好啦,上一任的太子掛掉了,昭襄王的年紀又不小,總得有個繼承人吧?於是最後這繼承人的位置便砸到了現任太子嬴柱的頭上了_(:3ゝ∠)_

嬴柱當年走的是混吃等死的路線,昭襄王想想覺得這樣也好,日後也能防止為了爭奪王位兄弟相殘,因此也就由著嬴柱去了,結果現在懵逼了。

他精心培養的太子掛掉了,混吃等死的次子上線了。

而此時的嬴柱養了那麼多年已經真的徹底養廢了,除了混吃等死以外並不會其他的技能。

蘇雲卿相信,昭襄王的內心一定是哭的一臉血,可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不管多糟心他還得往下走。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局麵。

想想還真挺叫人心疼的。

所以說,看到蘇雲卿這麼個有能力的,昭襄王心中即便有擔憂,可他還是得咬著牙用。

至少目前來說蘇雲卿並未表現出多大的野心來。

至於說再往後如何……昭襄王掰著手指算算,覺得自己的孫子們也該長大了,到時候縱然有苦惱也該是孫子們的苦惱。

他自己不也是幹翻了親媽宣太後才成功掌握權柄麼?蘇雲卿日後安分自然最好,若是不安分那就當做是給未來孫子的考驗唄。

人啊,還是多經曆一些考驗比較好。

昭襄王不由的就想到了他那個久經考驗的優秀太子,和現在這個氣的他恨不得打死的太子。

……哦,其實也說不定上一任太子就是經曆的風雨太多了所以才活不長呢?這也不是沒可能啊。

然而不管怎麼說,蘇雲卿是不用理會昭襄王在這方麵的心塞的,即便她完全理解昭襄王的心情。

蘇雲卿跟在昭襄王的身邊幹活兒,時不時的和範雎接觸的也就多了。

蘇雲卿本想趁著這個機會多刷刷範雎的好感度,可直到真正接觸了幾次蘇雲卿才發現,其實她完全不用刷呀,範雎對她仿佛自帶好感度似的。

當然,範雎表現的並不明顯,他不會刻意的去接近蘇雲卿,然後對她說些什麼話又或者做些什麼事情,但蘇雲卿發現範雎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給她幫忙,且範雎本人表現的也並不明顯,仿佛隻是順手而為並沒有什麼目的一樣。

可蘇雲卿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範雎對她的幫助和關注。

後來蘇雲卿一想便也明白了範雎的大概想法,其實範雎就是在做投資罷了,他在蘇雲卿的身上做投資,然後在太子的身上收回來。

不過現在昭襄王的身體看起來還不是很差,蘇雲卿的身份也比較特殊,因此他便做的比較隱晦一點,範雎相信就算不用明說,蘇雲卿自己也是能明白的。

蘇雲卿也沒辜負範雎的苦心,她確實明白了,蘇雲卿在明白之後再遇到範雎幫忙什麼的,便也不再感謝了,因為並不需要,他們之間自然有了這個默契。

範雎的付出是要求回報的,且這份回報很有可能比他所付出的要更多。

蘇雲卿並不介意回報範雎,至於說感謝,也許會有,但不是現在。

蘇雲卿待在昭襄王的身邊,因此知道消息自然更快一點,當蘇雲卿聽說趙國那邊出了亂子,廉頗與趙王之間爆發了巨大的矛盾,之後趙王一怒之下撤換了廉頗,轉而任用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為趙軍主將,到了這時候蘇雲卿便知道,很快秦國這裏便要換白起動手了,為了這一刻白起早就整裝待發了。

當然,蘇雲卿也不得不佩服範雎。

早說了,挑撥離間之類的辦法真的是俗套的不行的手段了,可範雎卻用的叫人賞心悅目,趙國的聰明人不少,可無論是身陷局中的廉頗本人,還是去勸說趙王的藺相如都沒能察覺到絲毫的不對勁。

若是廉頗你還能說這是個武將,若是趙王你還能說這是個傻逼,可藺相如卻是實實在在的一代名相,當年澠池之會的時候可是把昭襄王逼的下來台的人,當然,關於藺相如還有個更出名的故事‘完璧歸趙’,顯然藺相如是個非常機智的小夥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