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襄王顯然是看出了蘇雲卿不樂意留下來的,她更想出去帶兵,當然,昭襄王自己也承認,讓蘇雲卿出去帶兵是非常好的選擇,蘇雲卿的能力足夠,這一點從剛剛結束的秦趙之戰中就能看出來了。
但蘇雲卿的能力足夠卻不代表她是不可替代的。
至少李牧就能代替她嘛。
昭襄王隻要想想就知道了,蘇雲卿能去練兵,李牧也能練啊,可這建立一個全新教育體係的事情,李牧能做嗎?
顯然不能。
既然如此,昭襄王很自然的選擇了讓李牧去練兵,讓蘇雲卿留在鹹陽。
蘇雲卿自己稍微想想也是能明白這一點的,因此她也就不再對此有什麼抱怨了。
事實上讓李牧去訓練騎兵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李牧原為趙將,對秦國的軍隊並不熟悉,真要是直接讓他帶領秦國的軍隊,李牧也是需要了解和適應的,既然如此,幹脆就讓李牧去訓練新兵好了,再加上他確實對胡人的戰法非常熟悉,李牧守著趙國邊境那麼多年胡人不能入侵,隻這一條就足見李牧的本事了。
要知道當年趙王可是幹過換人的事情的,結果趙王前麵剛把李牧給撤換了,轉臉邊境就沒守住,外族入侵趙國損失巨大,趙王沒辦法隻好再把李牧給調回去,好了,這下邊境又安穩了_(:3ゝ∠)_
趙王你為啥就這麼作呢!
李牧在邊境的主要對手是東胡和匈奴之類的外族,而顯然,這些民族可比中原的漢人擅長馬上作戰,當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以此強國也是這個道理。
蘇雲卿對李牧的能力當然不懷疑,好歹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就算李牧是最廢的那一個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吧?
更何況李牧看起來一點都不廢啊_(:3ゝ∠)_
隻是想到範雎,蘇雲卿就不明白了,她當然不會認為範雎僅僅是因為看不慣她不加班就想辦法把她留在鹹陽了,這也不是範雎會做的事情嘛。
但這事一時半會兒的也想不明白,蘇雲卿便隻能把這先放到一邊去了。
蘇雲卿想了想對昭襄王說道:“既然如此,不若將丞相也一起請來商議。”
昭襄王點頭,他本就有這個打算。
但在範雎來之前昭襄王卻先詢問了蘇雲卿關於太子的事情:“我聽說,子楚剛回來那日太子就對他發了好大的脾氣?”
蘇雲卿聽到這話一愣,隨即明白了昭襄王的意思,她笑著說道:“一點小事而已,大王也聽說了?”
蘇雲卿倒是沒想到昭襄王還有空操心這種事,不,也不能說是有空,蘇雲卿覺得昭襄王應該是特意關注了子楚。
目前太子不成器,昭襄王便隻能在孫子輩裏找好苗子了,但孫子好是一回事,以後有沒有本事站住腳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昭襄王的手段,太子那裏發生的任何事情他都一清二楚,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太子和華陽夫人約定讓子楚做未來的繼承人這種事。
顯然,僅僅憑借這一點子楚就已經與其他人不同了,再加上還有個蘇雲卿呢。
昭襄王是個相信實權的人,比起什麼長子嫡子,他更清楚的是以太子的無能程度,到時候誰拳頭大誰手段高誰就是繼承人。
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其實子楚根本不需要華陽夫人,他隻要牢牢地抱好蘇雲卿的大腿就行了。
蘇雲卿不可能做秦王,那麼她獲取大權的最好方法就是有一個當秦王的兒子。
如果蘇雲卿在子楚做秦王這件事情上出了大力氣,子楚是依靠蘇雲卿才能當上秦王的,且蘇雲卿給他的助力不是來源於後宮而是實打實的前朝實力派,那麼日後蘇雲卿幹涉朝政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