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蘇雲卿來說,在範雎來找她之前她就已經意識到這次昭襄王執意攻打魏國很可能是她的一次機會。
蘇雲卿太清楚昭襄王此時的心態了,如果秦國沒有滅趙,那麼昭襄王的心態大概要平緩很多,如果秦趙之戰秦國失利,那麼昭襄王可能會謹慎穩妥一直到死。
可沒有如果,現在的秦國滅了趙國,滅了與秦國並立甚至單純論軍事實力還可能比秦國稍強一點的國家,此時的昭襄王心態絕不可能再平穩了。
再加上他臨近晚年,在某些事情上自然就要更加執著一點。
尤其是單純以雙方實力來對比的話,魏國比秦國差的太遠了,此時的魏國早已不是當年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魏國了,而秦國卻在一步步走向頂峰。
別說是一對一,就是兩個魏國加在一起那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至於說各國合縱什麼的,昭襄王並不認為這是個威脅,至少威脅沒那麼大,昭襄王自認拚一把也不是不可以的。
以前各國又不是沒合縱過,但真正取得像樣子的成果的次數一隻手能數的過來,大部分時候說是合縱,但各國內部因為利益問題實際上也是麵和心不合,互相之間互有爭端,自然也就不能真正合力抗秦,也正是因為這樣才給了秦國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否則現在哪裏輪得著秦國蹦躂?早被人聯手打死了好嗎。
所以說,一方麵秦國強大,一方麵各國合縱也並非是真正的強強聯手齊心協力,昭襄王自然認為自己能打下來。
這種時候他是聽不進任何勸說的,蘇雲卿比任何人都清楚昭襄王麵對的誘惑有多大他的心態有多急迫,她當初的情況比昭襄王好得多,但也差點沒忍住,又何況是昭襄王呢?
成就一番無人可超越的偉業,這樣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昭襄王畢生都在為秦國的擴張而努力,到了這一步,是個人都忍不住的。
因此蘇雲卿便覺得,這可能成為她的機遇,成為她暫時把自己踢出局的機遇。
在蘇雲卿想出怎麼做之前,範雎找上門了,蘇雲卿當然也就很樂意順著範雎的意思來。
至少按照範雎的計劃,蘇雲卿有損失,但不會太大。
就像現在這樣,失去官位,然後被單方麵的禁足,其他的並無懲罰。
要知道秦法嚴苛,如果你的罪行足夠剝奪一切官職的話,那麼其他的懲罰肯定少不了,蘇雲卿一直繞不開這一點,直到範雎給她出了主意。
【……所以說,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
對於這個問題,蘇雲卿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問了另一個問題:“還記得當初我提出建立騎兵的時候,範雎出手將我留在鹹陽的那件事情嗎?”
那件事蘇雲卿一直想不通範雎為什麼要那樣做,按照道理來講,蘇雲卿與範雎並無衝突,就算蘇雲卿的官職再高權力再大,但那又與範雎一個快要退休的老頭子有什麼關係呢?範雎本來就沒打算多留幾年,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
更何況,從長遠來說,與蘇雲卿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對範雎更有利,至少當範雎的子孫當中沒有一個能夠做與範雎同樣的事情具備同樣的才幹的時候,範雎不該貿然出手得罪蘇雲卿。
可範雎還是做了。
為什麼?
當時蘇雲卿怎麼都想不明白,可後來她明白了。
“我在鹹陽學館留了幾年的時間,可實際上真的有這樣的必要嗎?如果大王願意,早就可以把我調出鹹陽學館了。”
甚至就連之後找蘇雲卿去商議攻打的魏國的事情,昭襄王的態度也隻是讓蘇雲卿留在鹹陽做個參謀的樣子。
如果蘇雲卿是沒本事,如果蘇雲卿沒有向昭襄王展示過自己的能力那也就罷了,可實際上呢?昭襄王的表現已經說明他知道蘇雲卿有能力做好這件事,他也相信蘇雲卿的能力,更希望使用蘇雲卿的能力,那麼為什麼隻是留在鹹陽?派去前線不是更好嗎?
“當時我就明白,大王心中對我有顧慮,如果我太過強勢,以後太子恐怕難以壓製我。”
昭襄王從蘇雲卿一係列的行動之中已經看出了蘇雲卿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過去還指望著培養蘇雲卿日後幫助輔佐太子,現在他依舊沒有放棄這個想法,但計劃已經與之前不同。
“他覺得我的野心太大了。”
也許是不經意的展露,蘇雲卿知道自己在言語之間或許表現的對權力沒那麼大的渴望與眷戀,但她到底做了那麼多年的大漢丞相又封武安王,可以說就差個皇帝的名頭了,因此有些事情已經成了習慣,就像人習慣了呼吸心跳,那麼大部分時候自然不會刻意去注意這種事情。
當然,蘇雲卿覺得昭襄王應該還沒敏銳到這種程度,畢竟這又不是名偵探嬴稷,可如果說是她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東西讓昭襄王下意識的緊張,下意識的在她逐漸強大起來的時候想要壓製她,那倒是很有可能的。
“其實這種事從滅趙回來之後就已經有苗頭了。”
典型的比如說範雎那件事。
如果範雎自己沒有這個意願,那麼能讓範雎去得罪蘇雲卿的人還能有誰?
答案不用說也知道了。
因此當蘇雲卿想明白這一點,她便也安安靜靜的待在鹹陽學館,再也不去找昭襄王要求其他了。
可這樣還不夠,蘇雲卿很清楚,昭襄王或許現在沒有意識到,但他很快就會知道掌握著鹹陽學館甚至諸如邯鄲學館之類的地方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秦國的下一代官員,將全部是蘇雲卿一手選擇提□□的。
現在不用說,但鹹陽學館開辦了這麼多年,也是時候該出點成績了,不僅僅是指理論上的,還有人才培養上的。
當鹹陽學館的第一批學子進入朝堂,以昭襄王的老辣敏銳,他立刻就會意識到這些都是各家最優秀的一代,是被寄予了厚望的一代,這些人有能力有智慧有拚勁,他們會努力向上,要不了幾年就能占據秦國朝堂的大多數。
掌握著秦國未來官員的絕對話語權的蘇雲卿能夠做到什麼程度?是個人都能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