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退位(1 / 2)

她是燕京城裏薛家府邸的女主人,姓竇,人稱竇夫人。這位竇夫人的家族是北方望族竇氏,竇氏世代經商,每一個人都有一手與眾不同的經商手段,斂財的本事不容小覷。

竇夫人是竇氏旁支的女兒,從小跟隨父親在京城經商。後來機緣巧合下被當今皇上看重,娶進宮做了皇後。竇氏的進宮,其實是薛竇兩家合謀的結果,本意是想讓她在後宮作為最後的內應的。

但是竇氏心裏其實一直喜歡的是薛家在京城的嫡子,薛家二爺也對竇家美貌的小姐傾慕不已。

薛二爺心愛的人被皇上截了糊,一氣之下想求娶皇上嫡親姐姐,奈何安和長公主和駙馬早已定了親,隻得退而求其次,娶了靜怡長公主。婚後他報複性的從不沾染靜怡長公主,而靜怡因為好強,從來也沒對任何人說起過二人的關係。

後來薛竇二人還是忍不住對對方的相思,加上竇家二爺完全掌管了整個家族。就合謀演了一出戲,不但順利把竇氏換出皇宮,還把良氏推上了掌管宮權的貴妃位上。

這一切事件裏,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蕭越是皇上嫡親的孩子,因為竇氏在順利假死出宮前,和薛家哪位是沒有任何機會親近的。

他還了解到,其實竇氏出宮的時候,是懷著身孕的,到了燕京使了些手段打不掉那個孩子後生了下來。據說是個女兒,由一個老嬤嬤養在薛府的一個偏僻的院子裏。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麼,那嬤嬤帶著那個小姑娘一起失蹤了,別說外人,就是薛家和竇氏都尋不到半點蹤跡。

蕭越想了三天,還是把這封信交給了皇上,誰想一直身體健朗的皇上大吼一聲,暈了過去。

皇上突然暈厥,讓本來就因為戰事的持續不進而開始躁動的朝臣更加不安起來。恰好這個時候,東邊竟然傳來倭寇入侵的消息,一時間,朝野人人自危,各種不好的言論都出來了。

蕭越雖心急父皇的身體,也隻能忍著心痛出麵跟榮親王等人商議後,由同在北麵的謹親王轉到東部,抵禦突然攻上岸的倭寇。因為那些人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必須得派一個手段淩厲的將領去,才能及時穩住攻勢。

這邊皇上昏了一天一夜才醒過來,一醒來就讓江公公叫了榮親王、藍老太爺、魏國公等十幾個王公重臣進宮。

先叫了蕭越一家進去說了半天,才一起見了重臣。

“朕的身體已經垮了,原本在這種時候不該撂擔子的,可朕勞碌了幾十年,就任性一次吧!十日後,朕退位,太子蕭越繼承大統,帶領百姓走出這個困境!”

蕭越和朝臣雖再三挽留,皇上還是堅持退位。不過他即便是退位也不會搬出皇宮,從此含飴弄孫,不再過問政事。

皇上其實身體並沒有收到多大的損傷,最多是怒急攻心,吐了一口鮮血而已。加上連日來的操勞,才會睡了那麼久。

他之所以堅持退位,一是心灰意冷,自己收了一輩子的愛人,最後竟然是一個騙局,唯一慶幸的是蕭越還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二是他想讓蕭越自己去麵對這個事,一個要統治大荊的帝王,必須過得了這一關。蕭越的人生除了小時候失去母親,後來幾乎就沒在遇到任何坎坷,娶了藍家女兒後夫妻和睦,子嗣興旺。皇上這幾年都很少看到兒子身上那股淩厲的氣勢了,所以才會橫下心提前退位,讓他去麵對自己母親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