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笑容,那樣的燦爛,純淨。
她的眼神裏,透著躍躍欲試的興奮和許多對未來的期待,亮晶晶的,很好看。
讓人一見,便覺得心裏不自覺升起一股暖意。
那是他們第一次見麵。
也許付蘇對此早已沒了印象,但喻英哲卻記得很深刻。
他覺得她就該是那樣的,無憂無慮的笑著,承載著滿臉的陽光。
可是後來,她卻變得越來越沉寂,臉上的笑容也從以前的明媚,轉為尷尬苦澀的假笑。
那都是喻英哲很久很久之後才知道的。
畢竟當初年少時的匆匆一瞥,隻是讓他對她這個人多了幾分印象和好感,還談不上什麼瘋狂的欣賞喜歡甚至愛。
所以,他仍舊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裏,並沒有過多關注周圍的暗流湧動,那也是他後來極為後悔的地方。
付蘇她,是班裏唯一一個從貧困的小地方考到這所重點高中的人。
她以全家鄉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進這所重點高中,但是進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藏龍臥虎,曾經支撐著她所有驕傲的成績在這所學校裏簡直不值一提。
曾經的全校第一,到了這裏不過是排名五六百的中等水平。
付蘇在被震撼的同時,並沒有因此泄氣,而是暗自下定決心好好努力,看著自己的排名一點點上升,心裏的成就感也一點點的回來了......
但是。
學習也許是一個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卻不是全部。
她的生活帶給她的打擊,才是最致命的。
以前在家鄉的時候,她是成績最優異的,是老師的驕傲,是家裏人掌心裏的寶,是所有同學愛戴的班長,人緣極好,有著一幫好姐妹。
但是,當她背井離鄉孤身來到這裏求學之後,等待她的,隻有和從前截然相反的一切。
她寄人籬下,和一個高年級的學姐合租著一間小屋子。原本是學姐和母親兩個人住著,但是她們想找人分擔房租,所以就把旁邊一個儲物間收拾出來租給了她。
因為她的脾氣好,性格軟,學姐和她母親沒少在生活的瑣事上欺負她,而那個時候無依無靠、對處理相關事情也毫無經驗的她,隻知道默默隱忍。
而在學校裏,她也毫不意外的遭受到了排擠。
原因很簡單,她是鄉下來的。
她很土。
她穿的衣服,廉價,劣質。
她沒有任何的打扮造型可言,她也根本就不懂那些。
她的口音和大家不一樣。
她的言行舉止一點也不淑女,甚至在大家眼裏是毫無形象可言的。
她在大家眼裏就是一個粗鄙的、沒素質、沒文化的農村婦女。
所以,這樣的她自然就成了大家的眾矢之的。
其實,年少時候孩子們的“惡”,也許隻是少不更事,又也許,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她們自發的組建成了小團體,然後去同仇敵愾的排擠她們不喜歡的人,把生活學習帶給她們的壓力憤怒全都撒在別人身上,從而達到發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