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限量供應卻也是讓百姓們怨聲載道。卻原來這裏麵的軍官,克扣糧食,原來的粥還是比較稠一點,可是這粥裏麵的米卻是越來越少。原來這軍官克扣了糧食之後,私下裏賣與了米鋪的老板,兩下得利。可是百姓們卻是日漸的吃不飽,雖然是沒有人餓死,可是一個一個的百姓都是麵無人色,皮包著骨頭。走起路來都是搖搖晃晃,要是刮起風來根本就行不得路。
這樣的生活哪一個百姓願意過。有不少人聽說,在怒江的對岸裏麵的濟民粥棚,卻是每人一天可以喝到兩碗稠粥,更有小鹹菜可供下飯,這怎麼能不讓聽到的人為之心動。
卻說是在這個怒江之邊,每到了晚上半夜時候都有人趁著守軍疲勞之時,偷偷過河去。
白天這裏更是聚集了許多的百姓,為了安撫這些遊民,軍隊上也是沒少付出。這裏的夥食也是最好的,這裏的粥也是比別處的要稠上許多。怎奈是大家不想在這裏喝粥,都想到對岸去吃上一個飽。所以這裏麵也常有百姓被官兵捉回來,更有一些人死在了官兵的弓箭之下。
這讓百姓們對官兵的微詞更甚。
這一天又是一夥的流民來到了此處,為首的一個人正是一個二十多歲青年人。此人是一臉的疲倦之色,一張臉也是沒有了人色,不過走起路來可是很穩健,一看這個人的身體素質就是很好。
此人名叫柳長弓,這個人正是皇帝手下的人。為了能讓這邊的百姓能多過去一些,劉吉遠和龍梅爾等手下之人,也在商議如何能讓百姓過的江來。
那就是派人出去遊說這些百姓,讓他們能過江。
為了此事劉吉遠是親自來到了臨江城。
來到這裏之後,劉吉遠看了看城下的百姓,一個一個的那是衣裳不整,有的人身上的衣服已經快不能遮羞了。
劉吉遠對著身邊的人說道。讓下麵的人加緊生產布匹。為那些災民準備衣服。
如果是想在些定居,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定居點,讓他們登記入戶,就算是我們的人了。要是不想在此定居的,可以在這裏白吃白喝,等災過之後,再行回家。
定居之人,可以得到免費的衣服還有種子和口糧。還有一兩銀子的安家費。
聽了這個消息,怎麼能不讓這些個災民們歡天喜地,要說這個世上的人,那一個不想過上這安生的日子。
這些個流民們更是想得到溫飽。這裏的粥雖然是好喝,怎麼也比不上自己天天有幹飯吃,來的好。於是幾乎是所有的人都被引到指定的地點。在那裏建立村莊,蓋起了窩棚。這是劉吉遠吩咐的,在他的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呢。
同時這邊的濟民粥棚還是在繼續的舍粥。劉吉遠讓手下的一些個士兵,還有一些個比較勇敢一點的流民,讓他們在晚上的時候,渡過河去,去對岸遊說那些個流民,讓他們來投奔這裏而來。
這些個人要想過河去,也有被發現的危險。為了掩護他們,龍梅爾還想出來一個辦法。
那就是晚上的時候,出動了二十台萬箭火輪台還有幾台大力神,趁著夜色的掩護。突然就越過了怒江,此時的怒江是一點也沒有攔不住這些鐵家夥。這些機器一出來,那些個在河岸邊巡邏的士兵們,哪裏還敢在江邊走,都嚇得是屁滾尿流,撒開了兩腿就跑回城裏去,就在這樣的掩護之下,這些個回去勸說流民來投皇帝的人們就此渡江而去。
這些台機器,則是到了對方的城下,對著城上就是一通的亂箭,讓對方的人都躲在了城牆的後麵,哪裏還有人敢出來看一看情況。隻是守好自己的城就可以了。
看到所有的人都安全的過江了。也感覺到對方沒有看出自己的意圖來,這些個機器就拉想了汽笛,一路飛奔回了自己的臨江城。
隻把城裏的人是氣的不輕,都在心裏暗自的罵道。要是我們也有這樣的機器的話,早把你們打的讓你的老娘都不認識你。
可是一想到對方的人馬是那樣的強壯,一想到自己是天天的喝粥度日,這些個士兵們的心裏也是有一些不安生了。
他們也能看到對岸舍粥時的情況,他們有的人還脫下了軍裝,換上了破衣服,去了對岸。喝了粥之後,回來說道。
“那裏的粥,可是比我們的粥稠上許多,就是筷子放進去都不會倒下來。”
幾個戰友聽了,都是讚歎。於是總有一些人去那裏喝粥。
而且他們還有鹹菜可以吃的。每一碗粥都會搭配上幾塊小鹹菜。這讓每一個喝粥之人,都感覺到十分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