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月中至月末這段時間,各大雜誌發售下月刊。每個月的這段時期,便拉開了各家雜誌在書報亭、書店的銷售戰爭。
林梅是s市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今天是《時尚》跟《煮婦》的發刊日,她照例買完菜去小區旁的書報亭逛逛。
結果從書報亭排到小區門口的隊伍長龍直接把她看傻了眼,她心想大概是哪位當紅明星出了個人寫真吧。但是前麵排隊的兩個白領打扮的年輕人的對話引起了她的注意。
“我表姐是《舌尖》的會員,說最近他們雜誌好像加盟了一位很厲害很神秘的美食作家。我一般都是過兩天買的,結果被她吊起了興趣,今天一發刊就來搶購了……結果你看前麵排隊這麼多人,貌似都是來買《舌尖》的,我看有點懸。”
“我更慘!我有個親戚在《舌尖》上班,直接跟我說他嚐過那位大師做過的菜,驚為天人。我問他那位大師是誰,結果半個字都不透露,讓我自己來買雜誌,你說坑爹不坑爹?”
林梅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兩人的對話吸引了,她平常沒有訂購《舌尖》的習慣,是因為《舌尖》的定位問題。它的主要受眾是白領跟大學生,介紹的都是去哪裏吃哪裏玩,還有主編沈新陽對美食賽事、大廚、餐廳的犀利點評,上麵也有教你做菜這個環節。但是教授的菜品大多華而不實,不適合家庭製作。因此像林梅這樣的家庭主婦通常更加偏向於《煮婦》這樣的美食雜誌。
林梅排隊排地有些心急,她眼睜睜地看著報刊亭的老板娘開著摩托車補了兩次貨。好不容易輪到了林梅,她終於鬆了一口氣,報刊亭的老板是認識林梅的,一見到她便問道,“還是《時尚》跟《煮婦》嗎?”
林梅搖搖頭,她肯定的說,“《時尚》跟《舌尖》。”
老板立馬把林梅要的雜誌找出來,乘著打包的功夫,跟林梅閑聊了幾句,“你還真是好運氣。我老婆今天補了三次《舌尖》,都賣脫銷了,我手上現在這是最後一本……聽說各大報刊亭跟書店都賣脫銷了,雜誌社已經在加印了。”
林梅接過老板手裏的雜誌,仍然有一種雲裏霧裏的錯覺。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出於什麼跟風的心思,才買了對她來說華而不實的《舌尖》,心裏還有些鬱悶。
回到家裏,林梅將客廳打掃了一遍,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鍾,發現已經到了燒飯的時間。她心想最近女兒要期中考試,得做些好吃的給女兒補補。她乘著洗菜的空檔,拿出《舌尖》瞥了幾眼,立馬被封麵上的圖片吸引了。
那是一盤再也普通不過的蜜汁山藥,白嫩的山藥,蜜亮透著光澤的湯汁,整盤菜都像是被一層淺淺的柔光籠罩住了。林梅不知怎麼看著看著,下意識吞咽著口水。第一次,隻是一盤呈現在紙上的菜,就把她所有的饞蟲都給勾起來。然而林梅卻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林梅視線上移,立馬看到一行大字,“百味帶給飲食界的一場革命:製作美食和品嚐美食都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這句話直戳林梅的心窩子,她覺得自己不能認同。
別人都羨慕她是家庭主婦,說她不用工作在家歇歇多幸福啊。林梅每次都在心裏叫屈,哪有這麼簡單啊?光是煮飯這一項就愁死人了,丈夫和孩子都是挑嘴的,說她做的菜千篇一律的,吃膩了。林梅就算是照著《煮婦》上的花樣翻新地做,還是不能讓一家人滿意,這是她主婦生涯最為煎熬的事情。
對林梅來說,做飯是這世界上最為苦惱的事情。
林梅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她看了一眼目錄,翻到了蜜汁山藥做法的這一頁。她瞥了一眼作者的署名,是百味,她暗想難道這個就是那位神秘的大師?
林梅往下看,這位百味大師說山藥一年四季皆可食用,滋陰養血、養腦益智,舉出了最近吃山藥的幾個好處,其中就有學生應對期中考這一項。文字下方便是圖文並茂的做法,看的林梅又是直流口水。
林梅望著菜籃中的山藥,臨機一動,便照著《舌尖》雜誌上的做法,依葫蘆畫瓢地製作起來。等成品出來,林梅望著那盤蜜汁山藥幾乎不敢置信,原來她也能做出這麼好看可口的菜品。
此時正好女兒放學回來,一看到桌上的這道蜜汁山藥雙眼都亮了,手都沒顧著洗,就拿手抓著吃了起啦。林梅一回頭見那道蜜汁山藥已經被女兒吃了小半盤,她心裏又喜又驚,一邊推著女兒去洗手,一邊叮囑道,“蜜汁山藥畢竟是涼菜,不能多吃,媽媽給你盛碗湯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