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打梢小南口 一(1 / 2)

初六,是原定裝旗的日子。所謂裝旗,實際就是清點人員,編組隊伍,分派任務,明確要求。

中午剛過,下莊寨寨北的場坪,小孩早早成群結隊,三個五個湊在一起,知道今天裝旗,都來看個熱鬧,個個比過節還開心。

陸陸續續,從各路抽調來的勇丁,也都到了場坪,黑壓壓站了一大片。

張友明帶著張升禹、王開發三人等在場坪上,與到來的頭領、勇丁一一寒暄,好多都是久在一塊兒打梢的老夥計,大家見麵,分外熱情。

張友明見這幫子好兄弟們,穿著什麼的都有,好過點的裏麵穿著棉衣,外麵襯一件外套,不好過的,裏外就是一件棉衣。不少人拉碴的胡子,有日子沒剃的頭,加上冬天天冷,不少人手都袖著,將腰刀別在腰裏,也有不少是拿著鐮刀、柴刀的。這樣子一幫夥計,要想襲擊牛家寨,人不行,武器不行,張友明心中怎麼也沒底。

見時間差不多了,張友明登上一輛板車,招呼大家圍攏過來。張升禹和王開發趕緊清點人數。

按照從各旗抽調兩成隊計算,人數應在八十多人上下。張升禹、王開發清點完畢,場坪合計共有勇丁九十三人,加上自己本旗勇丁二十四人,共有勇丁一百一十七人,其中騎兵三十六人,隨帶板車三十一架。

張友明得數,比估計多幾個人,人數到齊。

按照先前和姚逢春、大堂主商量的計劃,張友明對抽調勇丁進行編組。共編成三類十六支小隊:

編遊擊小隊三支,每支一個共十二人,總共三十六人,負責在小南口村內往來遊動,遇有情況及時支援。姚逢春為支持張友明,讓姚秀清帶著姚萬、姚得等領了一路作為遊擊隊伍跟隨。因為姚秀清戰鬥經驗豐富,張友明決定遊擊小隊由姚秀清統領,張升禹熟悉村莊情況,負責其中一支,另一支則由從湖上村抽調前來的侯洪震帶領。

編後路小隊三支,總共三十人。一支十八人,繞道南門截擊村內逃跑人員,避免去牛家寨通風報信。另兩支各六人,守衛西路和東路,防止騎兵逃出,繞道求援。因為北路直通下莊寨,繞道往南也是抵達南門路口,所以獨將北路放開,也避免村內百姓作困獸之鬥。

編打梢小隊十支,共五十人,每支五人,伴隨兩到三架板車,集中行動。因為打梢的人一旦進到屋子裏搜剿財物,大多事主害怕傷了性命,要麼撒腿就逃,要麼老實交出財物,但有些事主就是不要命,院子裏地勢狹小,要是事主家裏有上三兩人,打梢的不小心落了單,很容易被事主反殺,因此,打梢每五人一隊,集體行動,不準落單。另外,就是要按照提前踩點劃分區域進行搶掠,防止大家都去一家或者幾家。遇有突發情況及時向遊擊小隊請求支援。

張友明率後路小隊,負責後方支援,並繞道南門,在此攔截可能從村子裏竄出的團勇,並在此進行指揮。張小虎因為熟悉村子情況,跟隨張友明行動。

安排完畢,已經是下午五點。堂主姚洪恩帶領各旗旗主都前來巡閱隊伍,查看準備情況。

張友明又專門召集各隊頭領聚在一起開會,統一號令,明確各個行動的時間節點和具體要求,商量執行打梢過程中可能遇見的情況。

忙了一個下午,張友明下令,各隊帶至休息的地方休息。

張友明專門安排一些住戶,騰出一些屋子供各隊暫時休息,也負責供應當晚的晚飯。

各隊長按照指定,紛紛帶領所部人馬前往休息的地方。也有頭領在現場開會碰頭的,無非還是清點所帶的武器工具,明確任務,商討可能存在的問題等。中間果然有少帶了東西的,又趕緊想辦法尋找,也有臨時想要多帶一些物品的,也找張升禹、王開發等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