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道別了顧誌墉,帶著一個親兵,跟著兩個衙役,急急地趕往縣衙。
兩個衙役都是三十一二歲的年紀,在衙門混的時間長了,最會見風使舵。
兩人出來之前,就聽說中午知縣在接待了杜葦華的時候,杜葦華向知縣推薦了黃大道。又見知縣下午首先就召見黃大道,知道該是黃大道走鴻運了,一路上對黃大道可勁的巴結。
“都說黃團長文武雙全、相貌堂堂,兄弟們起先還不信,咱們縣又不是大州大府,怎麼可能有這麼傑出的人才,今天見著,傳言果然不虛。”一個衙役邊走邊拍著馬屁。
另一個衙役也隨聲附和道:“張大哥說的確實是實話,我們在衙門裏當差這麼多年,要說大大小小的人物也見了不少,但是像團長這樣的年輕就能取得這麼大成就的,可真是沒有見到,難怪咱們老爺,這麼著急要見團長,想必也是知道團長人才難得,要委以重任了!”
黃大道當了團長這麼長時間,白天晚上,都是與團勇、街坊打交道,與人交往的時間長了,自然對不同的人的心琢磨的門兒清,知道兩個衙役是刻意巴結自己,倒也並不說破,順著兩人的話,也想打聽打聽知縣那邊的情況。
“多謝兩位大哥的抬舉,市麵上的傳言根本做不得數,我這平頭百姓,無非是領著幾個農民、匠人,在街麵上打轉,怎麼也比不上兩位大哥在知縣身邊當差,你們那才叫見多識廣,能辦事情!”
黃大道誇得兩個衙役很有麵子,兩個衙役也知道是黃大道抬舉他們,大家互現給麵子,說著說著,話就多了起來。
“兩位大哥,吳知縣怎麼想起兄弟來,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
“黃團長還不知道吧,今兒中午,知縣的交好正好回鄉探親,中午在縣衙用的餐,對黃團長那是極力推薦,我們雖然也沒有聽得真切,但是好像是要大用團長了!”其中一個衙役抖著機靈道。
“居然有這事,不知道是知縣哪一位交好的先生,我倒是從來沒有聽說過,能夠得到如此抬舉,我真要好好謝謝這位先生。”黃大道假裝毫不知情。
“嗨,黃團長的名聲,咱們縣的百姓誰人不知,哪個不曉,那可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要我說,早就該讓團長挑擔子了,咱們縣城,有黃團長這樣的人才,就應該好好的用起來!”
“還有一句話,想問一問兩位老哥,我是鄉野鄙人,不懂得禮數,咱們知縣問對,不知道有什麼講究沒有?”黃大道想打聽知縣有什麼癖好。
果不其然,衙役抖著機靈幫忙支招,“要說我們知縣,看起來糊裏糊塗,可辦起事情來,那也是深思熟慮。惟有一點,我們知縣最怕麻煩,掛在嘴邊的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自比張良、孔明,最喜歡運籌帷幄,但決勝千裏,團長能承擔,最好就自己擔著!”
“這擺明了就是紙上談兵嘛!”黃大道心裏想到,轉念一想,“倒是也好,要是遇見一個不能辦事的還非要去辦,也非辦砸了不可!那時候,更加麻煩,還不如當個甩手掌櫃好呢!”
一路上,黃大道不斷的問這問那,好歹算是搞明白了知縣叫自己的前因後果,正如木源豐票號當家的計劃的那樣,杜葦華果然在中間發揮了關鍵作用,知縣也被杜葦華提出的方案打動,準備麵試一下,大概是要將自己所轄區域,從西城團練總局獨立出來,然後對自己委以重任,牽頭全縣治安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