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曌垂下眼瞼,沒有去看成祖滿溢怒火的眼神,聲音平緩地道:“兒臣是父皇和母親的兒子,母親在世的時候,總說兒臣的性子隨她。”
提到長孫曌的母親,成祖的怒意瞬間消散無蹤,仿佛一下子就陷入了回憶當中,他輕歎道:“你母親也是個性情中人。”
長孫曌垂頭不語,每次隻要提到他已逝去的母親,成祖都會露出極盡懷念之色。
但此時的成祖,很快就恢複如常,他看著長孫曌,眼底劃過一絲冷意。
“竟與朕耍心眼,你果真是翅膀硬了,看在你逝去母親的份上,朕暫且饒你一回,若有下次,朕必叫你付出代價!”
“多謝父皇。”
成祖冷哼一聲,不過怒意到底沒有方才盛了:“朕給你十日的時間,十日後朕親自主持三司會審,若到時候你們不能自證清白,那你必須娶明元為正妃,而卿如晤則按律處置!滾!朕不想見到你!”
“多謝父皇。”長孫曌淡淡地應了一句,轉身離開了。
喜樂公公湊到成祖身邊,道:“陛下,是否對太子殿下太嚴厲了些?”
成祖拍了拍椅子的扶手,歎道:“朕一天天老去,幾個兒子卻漸漸長成,從前兄弟幾人無論內地裏鬥成什麼樣子,表麵上都還能維持一團和氣,如今老四竟連大嫂都敢針對,看來兄友弟恭的局麵就要被打破了,而朕最不想看到的爭鬥也將一觸即發。”
“喜樂啊,朕也有朕的擔憂和無奈,長安這孩子,從朕第一次見她起,她就處處樹敵,如今雖然成了太子妃,仍然躲不過明槍暗箭,朕擔心曌兒會被她拖累。”
“本來還想借此機會推波助瀾,將長安從曌兒的身邊踢開,但曌兒如此喜愛她,若朕手段太過強硬,隻怕會傷及父子間的情分。”
喜樂公公原本還覺得陛下對太子妃偏見太大,但是此時他卻能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畢竟太子妃的確容易招致禍端,站在陛下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兒媳婦確實讓人喜歡不上來,陛下愛子心切,不喜太子妃也無可厚非。
“所以陛下您才同意給太子殿下十日的時間。”
成祖無奈苦笑:“朕雖是天子,卻也有許多無可奈何,從朕坐上這皇位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獻給了這個國家,眼下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太子妃不是殺人凶手,朕就必須要拿出個態度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陛下且放寬心,太子殿下一定能夠理解。”喜樂寬慰成祖道,“隻是明元郡主,殿下恐怕說什麼都不會娶的。”
成祖撿起桌上的奏折,又將目光聚焦在奏折之上,聞言他冷哼一聲:“他是朕的兒子,是什麼德行朕都一清二楚,他不娶才是正常的,要是輕易就鬆口了,那才反常。”
喜樂公公點了點頭,便沒有再說話,心裏卻在想陛下果真老了,他為幾個兒子做盡打算,希望幾個兒子能安分守己各居其位,同時又深深忌憚著幾個兒子。
帝王家真是一個奇怪所在,君主盼望著子嗣豐滿,後宮妃子母憑子貴,每一個皇子的降生都受到萬眾矚目,然而一旦皇子們長成,又免不了遭受忌憚,父子情分、血緣關係,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稀薄。
不知為何,喜樂公公在心底裏深信,太子妃一定能安然度過此劫。
“傳令下去,不得對長安郡主用刑,事情尚未弄清楚前,誰要是敢動郡主一根汗毛,朕摘了他的腦袋!”成祖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