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時間,都是用來新生入學報道了,下午才會點名,正好給他們用來熟悉書院中的環境。
方子平跟三人出去一會便發現,三人之中邱子期擅長跟人打交道,隻是這短短時間,他已經跟其他三人都很熟悉了。
而薛萬林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學識卻很豐富,看來對史書記得非常牢,對大夏十九州的情況如數家珍。
嶽驚意卻是對地理環境非常熟悉,基本上薛萬林說到哪一州的曆史,他便能將那一州的河流山川全都背下來,像是曾經全都身臨其境一般,讓方子平聽了都咋舌不已。
“看來我這三位室友都有所擅長啊,隻有我對這些東西都不甚了解。”方子平心中暗道。
他卻不知道這三位同窗心中,都將他當成最博學的,畢竟能夠寫出三首風格不同的詠竹詩,這可不是多看些史書和地理圖誌便會的。
除了四人之外,他們一路上還遇到了其他新入學的學員。
都是年輕人,遇到了便打個招呼,其中還有些相熟的,應該是原本的同學。
就比如方子平便在學院中遇到了李彌和孟夏,因為兩人的介紹,也各自認識了他們的室友。
一個上午的時間匆匆而過,到了中午時間,他們全都來到一個大食堂內。
此時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老學員也來吃飯,看到他們都是有些指指點點有些好奇的樣子。
尤其是認出方子平後,還有一些老學員上前搭話的。
方子平能略微感覺出來,這些上來搭話的人中,有的抱著善意,有的抱著嫉妒。
但總歸是麵上平和無比,隻是過來認識一番。
經過這一番情況,整個食堂內很快便都知道方子平是他了,即使在吃飯的時候,也被一群人看著,讓他好不自在。
終於將午飯吃完後,隨著其他新生來到東側的教舍,一會兒便再次點名。
新生被分開安排在了4個教舍內,顯然是被分成了4個班,當然在書院內被稱作堂,每個居舍門前都刻著不同的標記,分別是竹梅蘭菊的圖案。
其中方子平四人進入的正是標記竹子的房間,顯然便是竹堂了。
方子平四人進入教舍找地方坐下沒多久,便有一位身穿青色儒衫、衣領上繡著竹葉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他首先看了一眼方子平,麵上帶著微笑之色,顯然對執教這個課堂很滿意的樣子。
“諸位,在下孔維越,可以稱呼我孔先生,以後三年時間裏,我便作為竹堂坐師教導《論語》,望諸位都成為棟梁之材!”這中年人開口說道。
“拜見孔先生!”竹堂內的20名書生全部站起後躬身行禮。
“嗯,接下來我會點名,點到之人說‘在’便可以了。”
隨後孔維越便將20人的姓名依次點了一遍,第一個便是方子平。
在方子平說“在”之後,原本便都已經認識他的人,都給了他注目禮。
20個人的名字很快點完,孔維越便讓所有人依次上前自我介紹,給方子平的感覺好像是重新上了一遍大學一樣。
下午點完名自我介紹完之後,孔維越便讓所有人領取了新的書院課本後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