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結婚吧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在表叔叔兒子家的休閑會所工作了一年。眼看日曆便翻到了2007年。
李天耀有一天發了獎金,下班回到家。
接著她,臉在她的脖子間蹭呀蹭的,一陣癢癢。低聲跟她商量:“咱們出來快兩年了,也該結婚了。”
是呀,一轉眼就畢業兩年麵上。
李天耀的臉上,也閃出一種成熟與穩重。在公司上了兩年班,讓他看上去更加成熟,穩重。
而兩年時間對尹自潔來講,仿佛一晃而過。自己仍舊青春,活潑。成天呆在休閑會所上班,不用被風吹日曬的,人都變白了些。
想結婚,總不能再住出租屋了吧?總得有個“一顆永流傳”的求婚戒指。
那時寶安還沒有大型的珠寶市場。在超市裏麵設立的一個個黃金專櫃,玉器專櫃,價格貴的要死。尹自潔可舍不得。
聽朋友講市內羅湖,有家“鑽石廣場”。那兒專門賣鑽石加工產品。又比關外便宜不下三成。抽一個休息的日子,倆人坐一個來小時,就進了關內。
再便宜的鑽戒,也要千元起。隻芝麻大小的鑽戒,說是0。1克拉。已經是最小的,再小的那些叫碎鑽,是鑲在周圍當裝飾的。
看來看去,她還是舍不得。跟李天健商量,要麼,咱別買了。
哪怕她明知,李天健今天帶了三千元在身上,就是想買一個拿得出手的鑽戒給她。
在鑽石廣場轉了半天,售貨員總算看出點兒名堂。原來這女孩子,舍不得呀。
上了門的買賣。又不願意白浪費了。
挺機靈的售貨員,向她*“鋯石白金戒。”
那鋯石,說無論在外表,在反光度,硬度上,與鑽石比較,平常人是一眼看不出來的。外麵又同樣是18K白金鑲嵌。戴在手上,那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回家的路上,。她的手上便戴上了鋯石白金戒。按鑽石的重量算,它有0。2克拉,加上周圍的18K白金。原價六百八十元,打完六折隻需要四百零八元。
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回到會所上班,晃得會所裏那些未婚的女孩子們羨慕不已。拚命向她打聽:“這個不得三千多塊呀?天虹裏賣的款式都沒有它漂亮呢。”
她笑笑,不語。
解決完鑽戒這個小問題,接下來的,便是房子這個大問題了。
說來還是有表揚一下尹自潔的。
她上班的休閑會所不遠的地方,不是有家建設銀行嗎。
平時兩個人一個月發下工資就往那兒跑。以前是零存整取。有一次銀行的理財經理,跟她混得也熟悉了。*她,不如配置一些基金吧,現在賣得正火。
她對基金這種新生事物,還是不大相信的。
回去讓李天健上網查資料。
基金在中國的發行,還不到六個年頭。
在國外倒是一種已經有了上百年經驗的理財方式。
而之前,2001至2002年間,市場上發行的基金,大概每年能有百分之八的回報率,之後從2003到2005年,則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那年是2005年,正是基金低迷,無人認可的時間。
在理財經理的遊說下。再加上李天健和尹自潔的個人分析,認為這種理財方式,怎麼都好過一萬元去存一年定期,才拿到二百多元的利息,還要交百分之二十的利息稅。
於是,兩個人把一部分錢,大概是二萬多元,三萬元。陸續的買入了廣發穩健,廣發聚富,廣發聚豐,這三個基金。
認購價都是一元的。新基金嘛。
過了封閉期。正趕上中國股市狂熱階段,。懂不懂的,都在排了隊,開戶炒股。幾個朋友坐一塊兒,聊著聊著,就能聊到各自在股市賺了多少錢。“你炒股了嗎”成了當年大眾流行的問候語。
這些都與她無關。她惟一關心的,便是每次去建設銀行存錢的時候,順便在牆壁上掛著的滾動屏幕上,看看自己買的這幾隻基金,淨值上漲,或者下跌了多少。
在大勢單方上漲的情況下。到2007年,不足兩年時間,投入的不到三萬元,已經成倍的上漲了。漲得最快的廣發聚豐,一元錢的申購價,已經漲到目前四元多一份。
有時晚上兩個人算著算著,情不自禁的傻笑:一萬元變成四萬多了呢。
然後便是後悔,當年怎麼不說多買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