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淩風怕什麼就來什麼,汙染事故的調查結果出來了!
助理來找他的時候,害怕得不敢說話。
他心中浮現了不好的預感,怒罵道:“有話就說,別吞吞吐吐的!”
助理隻好硬著頭皮道:“季總,調查結果顯示……汙染根本就不是咱們施工導致的!”
“什麼?”季淩風猛地站起來,因為動作太急,他腦仁都跟著一晃。隻聽他聲音沙啞無比地問,“怎麼會這樣?”
助理三兩句話講不明白,就苦著臉把電視給打開了,上麵正在直播發布會內容。
季宸驍坐在最中間,身邊跟著公司的幾個總管,還有警方派來的人。
相關資料已經整理成了ppt,由助理一頁頁播放著。季淩風的注意力都在季宸驍身上,沒注意到,張蓉並不在季宸驍的身邊。
一邊翻動資料,總管一邊向前來的媒體解釋道:“當初是有一家化工廠,對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季總得知這件事後,做出了一個決策,一邊治理汙染,一邊繼續施工。光是投入在汙染治理中的資金,就足有二十幾個億。”
記者搶著問道:“為什麼不早點公開這件事呢?”
總管不好意思地說:“季總前兩年出了很嚴重的事故,缺失了部分記憶,也是最近才回憶起來的。至於項目上的事,參與汙染治理的人都簽署了保密協議,因此沒人向媒體以及群眾解釋這件事。”
其實就算有小員工出來爆料,沒證據誰能相信呢。
“為什麼保密呢?”記者繼續問。
總管回答:“季總不想讓汙染事件,影響到京華地區人們的生活。”
就算是花了大價錢治理好了,還是會造成恐慌,所以就瞞下來了。
一時之間,大家看向季宸驍的目光,敬佩中帶著愧疚。人家花了那麼多錢,治理了汙染,沒向外聲張,結果卻被扣上了“罪魁禍首”的帽子。
另外的記者站起來:“那當初在工地上發生事故怎麼說?”
“這件事我來解釋吧。”季宸驍淡定地拿起了話筒,麵對鏡頭,不徐不緩地道,“當年死的那個人,並非是季氏的員工,而是一個闖入者。當年警方調查到他身患絕症,大概是不想給家中造成負擔,所以跑到我們蓋到一半的樓上,跳了樓,這一點,我旁邊的警官可以證明。”
話音落下,那位警察,果真是點點頭,表示一切屬實。
“至於後麵傳的工地上來了抗議的人,死了很多人,其實都是謠言。”
記者們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麵對這個展開了,原來他們所看到的“真相”,根本就不是真相。
自始至終,季宸驍才是最無辜的那個。項目最初,就投了二十多億進去治理汙染;樓還沒建好,就有人在上麵尋死。
死人的事能不壓下來嗎?如果你是那個樓的住戶,知道這裏曾經死了個人,你說你心裏膈不膈應?
在場有不少媒體人,都是在網上口誅筆伐過季宸驍的,如今他們根本就沒臉抬頭麵對季宸驍了。
季淩風站在電視外麵,也愣住了。
所以說,那虧空的三十個億,都是投給汙染治理和事件善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