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的大廳當中,隻有林雨荷侃侃而談的聲音,所有的記者都認真的聽著林雨荷對慈善投資的解釋。當然,也有不少男記者是直接盯著林雨荷的臉蛋來看的。而一些女記者則是眼睛中閃爍著嫉妒的光芒。。。確實,林雨荷的美,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
“那麼,按照這句話來理解的話。是給人魚吃,讓他們吃一頓飽的,下一頓還是不知道解決為好,還是教導給怎麼捕魚,怎麼養魚,以後都不用為餓肚子而苦惱為好呢?我相信到底哪一個更好,根本就不用我多說吧?眾位記者朋友都是聰明人,當然都會明白這個道理。”林雨荷甜美的笑著說道。話很普通,但解釋的卻是很清楚,很明白。
“那麼,林總,你的意思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你們所謂的慈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慈善,而是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工作和自食其力的機會?那麼,這裏麵就又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問題。對一些小孩子,他們根本就不具備工作的能力。對於他們,你們打算怎麼辦呢?”金焱繼續的問道。眾人也不沒有對金焱這可以說是第二個問題而表達什麼不滿,貌似現在大家也都滿意金焱問出的這個問題。
剛才林雨荷的解釋是很清楚,但還沒有讓大家對興邦慈善投資有著徹底的了解。
“在這裏,我必須要補充一點。那就是慈善和投資這兩者為什麼結合的問題。剛才我說了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而授人與漁就是我們的投資。比如說,一個山村很貧窮。但是,這個山村總會有著什麼資源吧?就算沒資源,附近應該有吧?總之,就是想辦法給他們創造就業的機會。而對於小孩子,我們的策略也很簡單。需要我們的幫助?那麼,很簡單,隻要跟我們簽署一份協議。協議中隻要規定好,在有能力嚐還我們幫助他們所花費的資金的情況下,必須嚐還。。。甚至,不去講情理這方麵,而可以強製性的規定這一點。”林雨荷眼神堅定,語氣斬釘截鐵。
林雨荷的話音剛剛落下,無數的記者驚訝的不由自主的舉起了手。
林部長點了一個人的名字。
“我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請問林總,您剛才所說,幫助別人,不如說還沒有工作能力的孩子,需要跟他們簽署一份嚐還協議,甚至這份協議是強製性質的。對嗎?”
“對!”
“那麼,請問,您想過這樣造成的影響嗎?慈善。。。本來就是為了幫助別人。而這份幫助,可是不求回報的。您不覺得,您這樣的做法和策略。有點太不符合慈善這個詞的含義了嗎?”
“您直接說我們不配說出慈善這兩個字更貼切一些。但是,我們這麼說,這麼做,都是有著我們的道理。有著我們的考慮的。”林雨荷早就知道會有著這樣的問題。不過,記者的犀利言辭,還是讓林玉茹稍稍出現了一點點緊張。不過,語氣倒還是不如的沉穩。
“那麼請您給大家詳細的解答一下!”
“在咱們這個社會上,有著愛心的人很多,願意去奉獻自己愛心的人也很多。我也是這其中的一份子。我也幫助住讓我的心靈感覺到震撼的孩子。但是,我們在感動這份愛心的同時,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在慈善背後的一係列故事。我們做個一個調查,被幫助和資助的人,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孩子如果不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成年人如果不擁有一份能夠依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的工作,那麼,這些人是怎麼生活的你們知曉嗎?有5%的孩子,在這種資助和愛心之下,發奮的成長,成才了。而有著95%的孩子,則是養成了,他們得到的一切資助,都是應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資助,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難麵前過的很平坦。這養成了一種他們依賴的心理。而在這種心理之下,他們不僅僅沒有產生感恩的心,甚至還把這一切當成了理所當然,在沒有得到資助的時候,會產生這個社會拋棄了他們的想法。從來自暴自棄,有的甚至做出一些讓人心痛的事情來。而成年人呢?自管了資助。。。自管了不勞而獲。從而走上了一條放棄自己的道路!我們的愛心本來是美好的,完美的,是可以讓全世界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為之感動的。但是,我們真正的幫了他們嗎?如果按照比例來分析,事實上我們是害了他們!雖然這個結果有點殘忍,甚至不願意去麵對。但事實就是這樣的情況。當一個人的心理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幫助,我們的愛心會被他們當成什麼?所以,不管是幫助孩子還是幫助成年人,我們都把慈善當作一種投資。讓這種投資改變這種心理狀態,讓這種投資形成時刻懸掛在他們頭頂上的神劍。。。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們。是誰在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們。而讓他們記住,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忘記,把花費在自己身上的金錢還回來。。。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著很多很多其它的困難的人在等著他們的幫助。我們基金不管是盈利還是不盈利。全部都是用於慈善的。我們工作人員的工資等等一切開銷,都是集團為我們出。基金就是基金,哪怕是一毛錢,我們都會用在慈善投資上!這就是我們的慈善投資。其實,不管你們理解不理解,我們都打算這麼做。因為我們不想讓我們的愛心變成壞事!”林雨荷顯得很是激動,其實,當林雨荷看到那份調查報告的時候,真的被震撼住了,看著那些愛心幫助之下的人現在的生活狀態。。。真的有一種不得不去反思,不得不去思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