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心理醫生(10)(2 / 3)

這下真的是,在全球範圍內輿論大爆炸了。

更離奇的事情還在後麵,在無孔不入的媒體記者們的挖掘下,發現新元素原子結構草圖是化學係一名大二生從他在英國文學係讀大二的朋友那裏偶爾得到的,而他的朋友的名字正是賽恩·卡羅爾。

沒錯,就是那個寫了《它隻是一本書》的賽恩·卡羅爾!

讀劍橋大學英國文學係,大二學生!

這件事經過了多方確認,不僅全世界《它隻是一本書》的讀者們下巴都跌掉了,以及正兒八經的科學家們都感覺不大好了,或許感覺最好以及最不好的是劍橋大學,不是咱們的英國文學係不好,而是來化學係,物理係,數學係等等不是更能創造出可以改變世界的佳績!

新元素被命名為卡羅爾元素,當年的諾貝爾獎也頒發給了這一新元素的合成,女王封爵也接踵而來,一連串的事件一舉把《它隻是一本書》和它的作者賽恩·卡羅爾推上了神壇!

#人更紅是非更多#,在第四部也就是傳說中的最後一部《它隻是一本書》出版前,就有評論家噴賽恩·卡羅爾在傳播負能量,鑒於書中的人物扒拉來扒拉去,正常人隻有主角安吉爾一個,其他配角,就連僅僅出場沒幾個場景的路人甲都讓讀者們感覺不像正常人。

讀者們還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結果賽恩·卡羅爾了那條評論,回複道:“有趣。”

就那麼一個單詞,就讓讀者們顛來倒去的琢磨到三星期後《它隻是一本書4》出版前,各種密碼編譯齊上陣,總覺得那個單詞#別有玄機#,事實上人家真的隻是個普通英文單詞。

真相在《它隻是一本書4》出版後似乎大白了,因為故事的大結局是,隻有安吉爾一個人活了,高人氣配角們都“死”了,之所以要加雙引號,是因為“蜘蛛”,y和娜塔莎他們都是安吉爾的衍生人格,在最後“正義與邪惡”的對決中,唯一剩下來的就是主人格。

故事劃上了休止符。

一時間全世界都被“wtf”霸屏了,直到有個讀者在網上列出了一個縱觀四部書裏的總時間線的明細表,讓廣大讀者們恍然大悟,原來伏筆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再仔細讀四本書,你就會得出如下結論:

#賽恩·卡羅爾的邏輯無懈可擊,我等金魚還是無言以對#!

這結論稍微有點虐哦,而當初那位攻訐《它隻是一本書》的評論家,被大結局虐到的讀者們虐得更慘,還真是……喜聞樂見。

而最開始貼出明細表,讓其他讀者們#醍醐灌頂#的讀者倒是被讚了,大家紛紛表示“這絕壁真愛粉”,殊不知在現實中,這名讀者苦笑連連。

以及故事還並沒有就這麼結束。

賽恩·卡羅爾,aka換了個身份就讀劍橋大學英國文學係的顧青,約了那名讀者在現實中見麵了,顧青為此還回到了闊別兩年的美國。

巴爾的摩

威爾心情複雜的看著坐在他對麵愜意著喝咖啡的青年,和兩年前相比,他隻是看起來變得沉穩了,臉部線條變得更英朗了,也就是說他根本就沒有在臉部做修飾,隻除了他原先的金發變成了黑發,就那麼正大光明的用賽恩·卡羅爾的身份回到了巴爾的摩。

“闊別兩年的約會呢,”顧青先慢條斯理的開口了,“首先我必須得向你道歉,威爾,關於兩年前失約的事。”

“你——”威爾一時間還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畢竟顧青這麼開口儼然是承認他就是安吉爾·福斯特了。

“你看起來有很多問題,你可以問我,”顧青似乎很善解人意的說,如果他沒有再補充了一句“而我回不回答就另說”就更完美了。

威爾:“……安吉爾還存在嗎?”

顧青眨了眨眼,目光漫不經心的落在咖啡杯沿上,說起話來也有些漫不經心,同時也答非所問:“我真羨慕你,威爾。”

威爾扯了扯嘴角:“羨慕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