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無殤答應雙修,歸根結底是為了力量!
君浩然極力促成兩人雙修,歸根結底是為了製約!
君浩然在回到家中,經過一夜的冷靜,終於以理智得出了這個結論。
而從與寒無殤的對話中,君浩然又提煉出一點。
或許寒無殤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在寒無殤的心中是不同的。
或許是因為同生共死的經曆、或許是因為同是異世來客的身份歸屬、或許是因為共享兩儀劍的秘密……
無論是什麼原因,寒無殤在排斥信任的同時,又矛盾地信任著他。
戒備而信任,相當複雜的情感。
這就相當於在一鍋滾燙的熱油中滴入一滴冰水,在無縫的蛋上敲開了一個缺口,即使一時沒有反應,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現在的寒無殤經曆過種種苦難,還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正是心理最為敏感、容易偏執的轉折點。所幸即使曆經滿門覆滅、三道圍殺、親人出賣,寒無殤即使愈發孤傲決絕,卻始終未入偏執,移了心性。
所以,君浩然才願意與他訂下雙修之約。
他想要做的就是趁機加重自己的分量,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將寒無殤引向正途;而不是將希望寄托在寒無殤身邊的親人、朋友的關心和良心上麵。
要是再遇上個寒良那種吃裏扒外的東西,寒無殤絕對會向著黑化之路一去不回。
更何況,以現在的形勢,這些所謂的親人朋友,對於寒無殤而言都是‘陌生人’,靠他們來打開寒無殤的心防,簡直是天方夜譚,還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呢!
經過前世的教訓,君浩然已經意識到:主角隻有在自己眼皮底下看著,才最安全。而且,從他與寒無殤一同降臨這個世界開始,從他成為另一個兩儀劍宿主開始,他與寒無殤的羈絆就已經結成,再也無法置身事外了。
手拿著一本《大陸通史》,君浩然執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三界——四方界,五海界,妖靈界。
四方界——四大帝國,十大超級宗派,二十四遠古戰場,還有數百番邦小國。
而他們身處之地,正是四大帝國之一,東方王國的帝都。
這個世界比他想象得要廣闊得多。而四國之一,未免太渺小了。
雖然君浩然並沒有太大的權欲和野心,但作為曾經到過世界巔峰的男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早已直線上升;更何況,在一個尚武的世界,若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威懾,那麼,安全保障、利益糾葛……凡此種種實在太過麻煩,他可不想在生物圈的底層掙紮求存,龜縮於一隅之地聊此餘生。
經過上百年的歲月,他早已分明什麼是‘活著’,而不是僅僅‘生存’。
但是,要真正的‘活著’,必得先學會‘生存’。
唉,如今想想當年出生在修真界第一宗門,還直接接受精英教育,才是他在那個世界最大的金手指吧。
哎呀,哎呀,真是有些麻煩了。
為了理想中的生活,或許,他該更努力些才好。
君浩然彎著唇,一邊天馬行空地想著,一邊一筆一劃地製定起人生規劃。
************
************
【易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天被稱作乾,地被稱作坤,水被稱作坎,火被稱作離,雷被稱作震,風被稱作巽,山被稱作艮,澤被稱作兌。
兩儀劍以陰陽相合為道,而生四方穩固之象,生成天地水火雷風山澤。
簡單來說,兩儀劍中的功法已經觸摸到了天地的本質,凝練出本原的能量,行之於外,可化成各種元素的攻擊和守衛形式。
而世界上大眾的武學,多是根據自身屬性,凝聚單一的元素,達成專修精義的目的。
一為創生,一為運用。
兩者差距,不囿於天地之別。
據此推測,上古大能必然對天地奧秘有深刻體悟,方鑄成兩儀劍。
以陰承陽、以陽乘陰,初期為力量積累,自然進境一日千裏;而修到精深之處,若無法深究其義,便會導致陰陽分裂,無法相合,進而走火入魔,重蹈兩儀劍初代劍主之覆轍。
而兩儀劍二次鑄造,至高深之處,化為雙劍,再擇一主,由兩人分控陰陽,一進一退,一攻一守,一張一弛,解陰陽失控之憂,是謂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