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太太和老爺那般高興,自然不似別個,瑞郡王門第好歸門第好,老爺和太太也不是攀龍附鳳之人,清貴之家自有風骨,不然憑著簡家姑娘在外的名聲,多少高門求娶繼室側房的,太太卻一個也不瞧,瑞郡王世子再混不吝,好歹一無妾室二無子嗣,算下來竟是難得的良人,便是早些年自家姑娘名聲正好的時候,也難說上郡王世子的親事。

如今瑞郡王世子退婚,毀的不是一樁婚,幾乎是自家姑娘往後的親事。

府裏有小廝嚼舌根,說瑞郡王世子退婚之前,是因為有人在他跟前笑言他說了個嫁不出去的姑娘,做了樁好事,瑞郡王世子素來驕傲慣了,哪能被如此嘲諷,當場便臉色鐵青的拂袖而去,第二日氣勢洶洶登門退婚。

想來已經傳遍整個京城,隻怕自家姑娘就真要坐實了“嫁不出去”的名頭了。畢竟他們簡家清貴,因著幾年前宮宴上,太後親口誇讚,稱簡家姑娘個個知書達理,家風清正,自那以後簡家姑娘們便水漲船高,從大姑娘開始,一到年齡便有許多人家求娶,可謂一家有女百家求。

然而簡家姑娘再是名聲好,也不過是清貴之家的閨秀,自家老爺是正六品的國子監司業,雖說學生無數,也頗得學子們敬重,名聲極佳,可是正六品的官階,在京裏委實不夠看,自家姑娘名聲壞了,日後隻怕艱難。

如此鮮血淋漓的傷疤,她們平日小心翼翼的,任何相關的話都不敢碰,就怕惹得姑娘傷情,白露就這麼毫無預兆的揭開了!

連聰慧的綠綺,這會兒都想不出安慰的言語,隻一眨不眨的盯著簡珞瑤,努力想從她臉上找出一絲失落的情緒。

簡珞瑤卻滿臉淡定,恍若未聞,還有心思琢磨,提起這個話題,在場中最雲淡風輕的,恐怕就是她這個當事人了。

可她是真沒太多想法,常言道一回生二回熟,她這都第四回了,早就已經習慣,且這兒的訂婚,又沒培養感情,說到底不過就是個見了兩麵的陌生人,退婚就退婚,她還能怎麼傷心?

偏偏是簡珞瑤這個樣子,最讓人放心不下,容易讓人想到四個字——強顏歡笑。鄭嬤嬤在心裏歎了口氣,姑娘小時候便是如此,五姑娘搶了姑娘心愛的玩意兒,姑娘不想叫自己擔心,便每每露出這般無關緊要的神色,懂事得讓人心疼。

思及此,鄭嬤嬤也不想辜負自家姑娘一片心意,便粉飾太平的瞥了白露一眼,吩咐道:“白露,今日前院發月銀了,你去替大夥兒領回來。”

白露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正滿臉愧疚著,聞言忙福了身:“是,嬤嬤。”

白露一出去,屋子的氣氛漸漸緩和,幾個大丫鬟各司其職,雖都沒說話,卻也不在用那種提心吊膽的眼神盯著簡珞瑤,簡珞瑤也不自覺鬆了口氣。

被退婚她並不難過,難過的是所有人小心翼翼的態度,好像她不尋死覓活就不正常一樣。

估計在他們心裏,她這反應才像傻了一般。

想到這裏,簡珞瑤也忍不住歎了口氣,剛想端起茶杯,綠綺已經換了壺新茶上來,杯底暗香浮動,簡珞瑤卻忽然沒了胃口,隻捧著茶杯暖手,鄭嬤嬤抱了件披風從裏間出來,笑道:“姑娘若閑得無事,不如去飄柳院二姑娘那兒坐坐?”

簡珞瑤略一思索,道:“既出門,便先去祖母那兒請個安罷。”

鄭嬤嬤卻忙道:“老夫人自來有歇午覺的習慣,這會兒怕還沒起,姑娘從二姑娘那兒出來後,再去老夫人院裏也不遲。”

鄭嬤嬤雖笑得溫柔,簡珞瑤卻能看出她笑意勉強,心知祖母那兒怕是不方便自個兒過去,倒也不在意,笑道:“嬤嬤說的是,那就去二姐姐那兒罷。”

“外頭風大,姑娘披件衣裳。”鄭嬤嬤上前一步,抖開懷中的蜜合色薄棉緞披風,披在簡珞瑤身上,領口打了個細結,忙又回身吩咐幾個丫鬟:“去把姑娘的手爐取來,再帶把傘,這天兒說不得就要下雨。”

“姑娘小心地上滑,您帶綠綺秋霜去便是,老奴便不同去了。”

簡珞瑤點點頭,抱著手中暖爐,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緩緩走過抄手長廊,卻在轉角處停下腳步,對麵著洋紅錦裙、一團喜氣的簡珞嵐朝福身笑道:“四姐姐腳步匆匆,這是要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