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衝鋒!
第595章:衝鋒!
梵蒂岡教廷三大騎士團中,最早成立的是聖約翰騎士團,通常被稱為醫院騎士團。它一直延續至今,被稱為馬耳他騎士團,成員多為意大利騎士。第二個成立的是聖殿騎士團,是十字軍東征期間最顯赫、力量最強大的騎士團,不過下場也最慘,成員基本為法國騎士。最後一個成立的是條頓騎士團,它的成員是清一色的德意誌貴族,在耶路撒冷期間條頓騎士團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但它後來回到歐洲,在德意誌東方殖民的曆史上給世人留下濃重的一筆。
因為天主教在歐洲流傳的更廣,三大騎士團的成員,也有承襲古代的意思。這三大騎士團中,成員的國家,也都劃分的很清晰。聖約翰騎士團的主力,基本上都是意大利人,其他國家的人為少數。其他兩大騎士團,也是按照各自傳統的國籍來組建的。
梵蒂岡教廷這次出動的騎士,就是醫院騎士團,也就是聖約翰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全稱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又被稱為聖約翰騎士團,成立於1099年。其最初是由法國貴族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施洗者聖約翰教堂附近的醫院裏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傷患和朝聖者。
醫院騎士團口號‘守衛信仰,幫助苦難’,醫院騎士團最初的標誌是黑底白色的八角十字,到13世紀中期開始則普遍使用紅底白色的八角十字,這種八角十字也因騎士團之名被稱為“馬耳他十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耳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於是,騎士團就在馬耳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耳他騎士國”。
土耳其人對騎士團的卷土重來顯然很不安,1565年,土耳其人派出大軍進攻馬耳他。這場大戰一開始和上次在羅德島的大戰很相似:騎士團苦苦支撐,絕大多數城市都被摧毀,騎士團成員有一半戰死。就在騎士團眼看要支撐不住時,從西班牙來了一支援軍,戰場局勢頓時扭轉,土耳其軍隊倉惶撤退,損失達到3萬餘人。
這次大勝使馬耳他騎士團國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麵。1571年,土耳其人自以為海軍發展得差不多了,再次起兵,企圖消滅騎士團。不過這次他們敗得更慘:還沒到馬耳他,在海上就遇上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土耳其艦隊幾乎全被擊沉或俘虜。此後馬耳他騎士團國進入鼎盛時期,帆上標有馬耳他八角十字的戰船在地中海橫行無阻。
騎士團在馬耳他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世紀,1798年6月11日,拿破侖迫使醫院騎士團投降,占領了馬耳他島,島上騎士團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法軍洗劫一空。騎士團的大部分成員前往俄羅斯,在那裏,俄羅斯沙皇保羅一世給予他們以庇護,而騎士團則選舉保羅一世為新的騎士團大團長。
離開了馬耳他島之後,騎士團失去了領土,但作為一個組織仍然存在。1834年騎士團在羅馬重建總部,終於再次穩定下來。騎士團的軍事使命已經完結,此後主要從事慈善事業。今天,馬耳他騎士團仍然是聯合國的觀察員組織,它的總部設在羅馬,享有外交權力,但是馬耳他大廈主權依舊屬於意大利,而不是馬耳他騎士團。
宗教革命後,以德意誌為首的新教國家的醫院騎士團從騎士團總部獨立出去,但仍然保持聖約翰騎士團的稱號。信仰天主教的馬耳他騎士團則是醫院騎士團的直接繼承者。
三大騎士團都有各自的發展曆史,醫院騎士團也不例外。不要以為醫院騎士團這幾個字看起來不怎麼好聽,但對於梵蒂岡教廷來說,他代表的就是一種信仰上帝的另類傳承。而且醫院騎士團用英文來表述,讀起來,也就不那麼難聽了。
這種感覺就像西方名字爛大街的威廉,彼得之類的,在華夏大概跟狗蛋,小明差不多了。大家都是爛大街土不垃圾的名字,可是你說哪一個名字讀起來好聽呢?
醫院騎士團有著其光榮的曆史,到了如今更是能夠得到聯合國的承認。其影響力,對於歐洲人民來說,也是十分廣大與深遠的。而在梵蒂岡教廷之中,醫院騎士團更是有著超強的戰鬥能力。他們作為梵蒂岡教廷的三大騎士團主力之一,在曆屆的聖戰之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這一次,他們也有自信,他們依然能夠在他們的榮譽簿上,添上更加濃厚的一筆。
“看來這就是兩大教廷之中的局部衝突了,也不知道黑暗教廷會派哪一個家族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