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的意識也就這樣在村莊中遊戲著眾人,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什麼地方。
也無人能理解村莊意識的做法的好處。
就這樣樊立盛在須彌村也生活了下來。
閑來無事便去幫那些老頭老太太們的忙,樊立盛在他們心中也留下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印象。
漸漸的,他也了解到了須彌村的部分秘密,和村莊裏的人們也逐漸的熟絡了起來。
但樊立盛卻不是一個能夠閑得住的人,聽村莊裏的人們說他們不能隨意出入村莊,可樊立盛卻是一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所有的事,他總是想要試一試的。
他沿著進來的路,一次又一次的想要出去,可每次都會原路返回到村莊裏。
他在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與無數次的原路返回之後,他也有一些放棄了。
他去找過劉文意,劉文意也告訴過他,想要出村,需要一些特定的機會,或者說隻有特定的時間才能走出去。
他也問過什麼時候能夠出去,但劉文意告訴他的是每次各大聖地送人來的一月之內,須彌村的原住民才可以有一個月的到外界活動的時間,一個月之內,必須要回到須彌村,否則便再也不能回到須彌村了。
但距離下一次各大聖地送人前來還有三年有餘,這三年時間內,樊立盛隻能一直待在這方圓幾百裏的地方,在這幾百裏的地方,雖然麵積也不算小,但這裏麵的奇珍異寶,奇觀異景他能見的都已經見過了。
這對於一個喜歡到處遊走的人來說,是十分痛苦的。
就這樣,樊立盛在村莊裏也是無所事事的安頓了下來,就居住在劉文意那次帶他進去的屋子。
漸漸的,他也知道了一下修煉體係,每個聖地的修煉方法都不一樣,但總體來說還是大同小異。
隻是因為各個聖地所信仰的不同,造成的修煉方法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但這些聖地的修煉方法都被本宗視為不傳之秘,這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樊立盛在這些無法出村的時間裏,也開始接觸了須彌村的修煉方法。
這也讓人們體會到了老村長當初說他是百年不遇的奇才的原因。
在這四年的時間裏,樊立盛接觸了所有國度的知識,並將它們相互結合起來,從而了解到一些比較隱秘的內容。
緊接著便是各個聖地修煉體係了,這些他也是能夠很快的學會。但卻不能夠很快的融會貫通。
但這種填鴨式的學習,也沒有將他的精神催誇,隻是一直讓他的神經保持在緊繃的狀態,保持著超高強度的學習狀態。
這期間,他也去見過那些聖地來的人,原本是想要和他們探討一些學術或修行上的心得。
但那些聖地前來的人,各個都盛氣淩人的樣子,對於須彌村向他們前來請教的人,卻蠻不在乎,目中無人。
樊立盛剛開始也沒有在意,認為這隻是那些嬌生慣養的聖地人的一貫作風。
但時間長了之後,那些聖地的人便時不時地來騷擾他,嘲笑他,認為他一個外來者,一個蒙昧無知的普通人,還想要像他們一樣習得通天修為,簡直是癡心妄想。
但樊立盛卻不為所動,隨便你們怎麼說,我隻一心一意的觀看著,學習著他們的修行體係與修行方法。
猶如填鴨式的學習,樊立盛也懂得了許多知識,但還是不能將他們完全融會貫通,如臂使指的應用出來。
可他也知道了他們修行體係的不同,修行方法也存在一定差異。
將那麼多的修行方法都存儲在他的腦海裏,對他來說,也不知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