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郎神(1 / 3)

關於二郎神的傳說,頭緒很多,內容很豐富。最早出自民間傳說,指的是戰國時李冰之子李二郎,後來又說是晉朝名將鄧遐、後蜀國主孟昶,甚至誣為宋代宦官楊戩等。道教將趙昱編為二郎神,一些研究佛教的學者認為是毗沙門天王二子獨健。而在《西遊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中,二郎神率梅山六兄弟去擒孫悟空,悟空因不認識他遂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將?\"二郎神答道:\"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顯二郎是也。\"大聖道:

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

按這種說法,二郎神應該姓楊,但叫什麼名字,《西遊記》小說中一直未提。至於楊戩之名,見之於稍晚《封神演義》小說,但未提他叫二郎神。他出世時,小說已寫到第四十回,他拜見薑子牙時自我介紹:\"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姓楊,名戩;奉師命,特來師叔左右聽用。\"他隨即參加消滅四大天王的戰鬥,一出手就殺死花狐貂,故小說中稱頌道:

?楊戩曾煉過九轉元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

他最初隻憑九轉元功,不懼法寶傷身。在第四十七回大戰趙公明時,不知他何時有了哮天犬。在第五十五回,他才在石穴得三尖兩刃刀、淡黃袍,還收五夷山金毛童子為徒弟。在第九十二回,他誅殺了梅山七聖,並未結成好友,而且他沒有第三隻眼。但從他會七十二變,使三尖兩刃刀、彈弓,又有哮天犬,封清源妙道真君,似應與《西遊記》中二郎神為一人。

因有關二郎神的姓氏、出身、曆史,說法很多,而且在姓氏和曆史年代上出入較大,至今沒有定論,隻能揀幾個重要人物傳說加以介紹和解說。

首先談談李冰父子。

李冰是秦昭襄王時蜀郡太守,他在兒子二郎和王叕等協助下,從灌縣南玉壘山下開鑿\"離碓\",下接金剛堤,附以飛沙堰、平水槽等工程,總稱為都江堰。他還主持疏導文井江、白水江、沫水與岷江合流地段,從此使蜀郡沃野千裏,號為\"陸海\",而他被後世奉為\"川祖\"。李冰始見《史記·河渠書》:\"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僅有名無姓。《漢書·溝洫誌》與上載大略相同,但首句作\"蜀守李冰鑿離\",才知道他姓李名冰。在應劭《風俗通義》、常璩《華陽國誌》中,衍為李冰治水大戰江神的神奇傳說。據唐·盧求《成都記》、五代杜光庭《錄異記》載,在唐代已為李冰建神祠。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七載,\"偽蜀封大安王,孟昶又號應聖靈感王\",在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年)改號廣濟王\"。關於二郎神在唐代便有流傳,但將二郎神說成是李冰之子李二郎,見於五代和宋初,《事物紀原》卷七載,宋神宗元豐年間:

國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雲神永康導江縣廣濟王子。王即秦李冰子。《會要》所謂冰次子郎君神也。宋後敕封靈惠侯。

《宋會要》載,宋仁宗嘉佑八年封李冰次子為護國靈應王。宋徽宗趙佶好道,又改封他為真人、真君。在《都江堰功小傳》載李冰仲子李二郎,奉父命尋洪水禍源,得七個獵人協助,持三尖兩刃刀,入水擒孽龍,用鐵鎖鏈鎖孽龍於伏龍觀石柱下深潭中。在《灌誌文徵·李公父子治水記》亦載:

二郎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七友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

這樣不僅使二郎得了七個助手,使故事情節更豐富了,而且和\"梅山七聖\"連在一起。在《西遊記》中是將二郎與梅山六兄弟合稱\"義結梅山七聖行\"。關於李二郎的神奇傳說,在宋代最為突出,朱熹《朱子語類》中推考:\"蜀中灌口二郎廟,當時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初間封為王,後來徽宗好道,謂他是什麼真君,遂改封真君。\"據《元史·文宗紀》載,元文宗圖帖睦爾,至順元年(1330年)\"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為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