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我認識,是趙家屯的,是個勤快的”關遠和趙聲穀選人的時候,李英就在旁邊把她知道的事情說出來。
李英性子爽朗,附近十裏八屯的人都有相交的,讓她來做這個工作實在太合適不過。
經過三天多的篩選,關遠和趙聲穀終於選出來了六十人,一部分放在製衣作坊裏,其他的人都到織布作坊。
錄用的名單一經公布,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關遠和趙聲穀錄用的都是有名的勤快人,那些落選的也沒有什麼話說。
不管怎麼樣,兩個作坊的班子算是支應起來了,趁著關遠和趙聲穀還在放假,他們整天都呆在作坊裏,好盡快教這些人上手。還好招的人都是做慣針線的,隻要稍加引導,學會了縫紉機的用法後,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等關遠和趙聲穀上學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鬆開手了。
等關遠和趙聲穀放第一個雙休日時,作坊裏已經製出了完整的成衣。關遠和趙聲穀特意為李老和趙老定製了一套,乍一看和中山裝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穿在身上就是顯得整個人格外精神。
李老和趙老喜得合不攏嘴。
李老拿到後就穿著在家裏晃來晃去,李縣長也發現了這衣服的獨特,“爹,你這套衣服穿著可真精神,哪兒買的?”
他爹的衣服除了在京城的幾個哥哥姐姐買的外,其他的都是他媳婦在打理,沒看見他媳婦給他買這種衣服啊。
李老看著他兒子眼巴巴的樣子,哼一聲:“這是關遠和聲穀孝順我的,沒你的份。”
李縣長這幾年對關遠和趙聲穀也很熟悉,一聽說是他們送的,倒是不太驚奇:“他們哪兒買的?”
“什麼買的,人家自己做的!”
“什麼!”李縣長想的更為深遠,遠穀鹵肉在雲縣早已是家喻戶曉,甚至因為這家鹵肉,連雲縣的知名度都提高了很多,他的哥哥姐姐都在京城,他知道的政策傾向更多,向趙聲穀他們這樣的正是國家要大力提倡的,這衣服這麼好看,說不定又是推動雲縣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點……
想到這裏,在李老麵前李縣長也不掩飾:“爹,這衣服挺好看的,聲穀他們就沒想把這衣服作出來賣?”不怪李縣長這麼問,在他心裏關遠和趙聲穀到底還是兩個孩子,哪裏來的這麼大的見識。
李老白他一眼:“你以為就你聰明啊,他們兩個早就想到了,作坊都建起來了,第一批衣服也製好了。”
李縣長先是驚奇,再是大笑:“好小子,爹,那衣服能給我弄一套不?”
這下李老倒是沒白他,一個縣長穿了一身精神的衣服,下麵的人自然會關注,這樣也可以擴大關遠他們衣服的知名度。
關遠和趙聲穀在聽李老說李縣長也想要一套衣服後,自然不會推辭,在給李老的衣服的基礎上又做了些改動,要說李老衣服穿在身上整個人顯得精神,那麼李縣長這套衣服穿在身上就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意味。
愛美的不光是女人,男人同樣愛美,在李縣長穿了這麼一套衣服後,一時間整個政府大樓都在明裏暗裏的打聽,因為有李縣長這個活廣告,這也使得關遠他們的衣服在政府大樓裏未賣先火。
因為有李縣長的支持,在關遠他們第一批衣服製出來後,直接在政府大院旁邊擺了個攤。一開始還沒多少人上前看,但隨著第一個人上身試了後,擁過來買衣服的人瞬間就多了起來,等政府大院的人來買時,看見的就是人擠人的場景。
“遠穀”製衣在雲縣一炮而紅,由於作坊規模不大,就出現了預訂的情況,單子都排到年尾去了。
因為有“遠穀”鹵肉的模式在前,許多熱看到了“遠穀”製衣的潛力,也想像“遠穀”鹵肉一樣來加盟,但趙聲穀沒同意。
關遠知道趙聲穀的想法,鹵肉加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不可能所有的鹵肉都由他們來做,然後再賣。那在路上就會懷了。
但衣服可不一樣,現在可以慢慢培養班底,以後也可以在各地開分公司。
為了趕製日漸增多的訂單,趙聲穀又往製衣作坊裏增加了50多個人,光是買縫紉機就花去了一大筆。
秋風去,寒雪來,又到了一年一次的臘八節。
關家屯的這個臘八節過的更是熱鬧。家家戶戶熬製的臘八粥都放了很多好東西,關家屯到處都飄著濃稠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