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冬,這天是一中初一的期末考。
鈴聲一響,螞蟻似的學生便從教室湧出來。
而關遠和趙聲穀走的地方卻自發的隔出了一個真空帶。周圍的學生都在偷偷的看他們,眼裏滿是豔羨。
關遠和趙聲穀已經成了一中的傳奇,首先這對兄弟不是親生的,但關係卻比任何有血緣關係的兄弟都要好,一中所有人都知道趙聲穀將關遠捧在手心裏疼,其次,這對兄弟自從進校一直到現在一直並列年級第一,而且每回都是喪心病狂的滿分,最後也是最近大家才知道的,原來雲縣有名的“遠穀”鹵肉和“遠穀”製衣都是這兩兄弟的產業。
現在“遠穀“鹵肉早已在全國範圍內都打出了名氣,等著加盟的人不知凡幾。而“遠古”製衣雖然因為沒有進行宣傳的緣故還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但潛力卻非同凡響,現在連哈市都有許多人排著隊來下訂單。
“遠穀”製衣就規模來說已經遠遠不是一個作坊了,趙聲穀在買的那塊荒地上建了兩棟大樓,今年夏文件剛剛一下來,“遠穀”製衣作坊就已經變成了“遠穀”製衣有限責任公司,後麵還建起了廠子。
廠子規模擴大後,來下訂單的人就更多了。
“遠穀”製衣永遠處於趕製的狀態,但這樣的情況廠子裏的工人卻沒一個人反對,因為每做一件衣服都有相應的提成。
“遠穀”製衣不光吸納了附近幾個屯子的人,就是鄰縣的人也有人來打工。實在是這個廠子的福利太好了。隻要你肯認真踏實的幹,如果加班的話,一天下來五十塊錢不是難事。最先進“遠穀”的老人有一批已經成了師傅,他們一天的工錢就沒有少於一百的。這在這個年月是多麼令人眼紅的數字啊。
雖然“遠穀”製衣因為規模擴大的原因在一年裏已經招了三次工,但每次來報名的人都可以排出幾裏外。
“遠穀”製衣加上“遠穀”鹵肉的收益,讓關遠真的理解了錢就是一個數字這句話的真實含義。雖然他們現在已經不愁錢花,但家裏所有的事都是他們親力親為。
兩個人都覺得這樣更自在。
今天考試過後就放寒假了,關遠和趙聲穀在鎮上的屋子收拾了一番,前麵的店鋪裏關國早早就把鹵肉賣完了,想著關遠和趙聲穀也要回屯裏,便等他們一起。
北方的雪總是下的大開大合,他們這個地方冬天的時間格外長,一個地方總有自己的特色,這幾年日子好過起來後,冰雕也出現在了雲縣。
雕冰的是一個老人,就在他們鋪子不遠處擺了個攤,大冷的天凍得直哆嗦。關遠看他雕的東西確實精致,就拉著趙聲穀過去要以他們為模型雕兩個小人。
關遠看老頭雖然凍得發抖,但下刀的時候手卻格外穩當,閑談之下才知道這老頭原來專門給富貴人家做雕刻的。
隻是後來時局不好,所有的人都恨不得成為中下貧農,誰還會找他做雕刻,這手藝一直就荒廢了。
雲縣開始有賣冰雕的時候,這老頭想到自己的手藝,就出來擺了個攤,掙點飯食錢。
以關遠和趙聲穀為模子的冰雕小人沒過多久就雕出來了,即便是看多了後世逼真的工藝流水線的關遠也忍不住讚歎,這實在是太像了,除了大小不一樣外,簡直就是他和趙聲穀的翻版,連關遠笑起來的兩個虎牙都被雕了出來。
趙聲穀也對這對小人愛不釋手,特別是拿到關遠的小人時,就一直拿在手裏沒有鬆開過。
關國也忍不住雕了一個,並且還想著明天把全家都拉來一起雕個全家福。
關遠心裏一動:“老爺爺,你們家就你一個人會這種雕刻手藝嗎?”
那老頭聞言歎息一聲,“這手藝從我師傅手裏學會後,本來是要教給我大兒子的,後來也沒教成,在雲縣會這門手藝的除了我恐怕還真的沒別人了。”
關遠歎息一聲,像這樣的獨特手藝不知在曆史的長河中被湮滅掉了多少。因為對老人的尊敬,關遠給錢的時候特意多給了幾塊,喜得老人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連聲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