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湘西會戰的總概
湘西會戰總概
戰因分析
1945年2月25日,中美空軍混合大隊炸掉了防衛嚴密的日本皇宮。日本大本營大為惱火,立誓要拔除這顆“釘子”,於是策劃並下達了攻占芷江,破壞其航空基地的作戰命令。此次會戰,日軍稱為芷江攻略戰;國軍稱為湘西會戰,或者雪峰山會戰。
戰前日軍內部情況
1944年11月24日崗村寧次擔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
崗村寧次這個人和普通的傲慢無知的日本軍人不同,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有著相當的研究。
日本大本營命令中國派遣軍應該伺機破壞湖南的芷江機場,保證湘桂鐵路(長沙至南寧)、粵漢鐵路(廣州至武昌)之暢通。
侵華日軍高級指揮官都在第一時間在得知大本營的命令,他們的反應各不相同。
在總司令崗村看來這又是一個戰略盲動。被崗村指定完成湘西會戰的日本第六方麵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則一眼看穿了崗村的意圖。而主攻部隊的總司令是日軍第20軍司令阪西一郎中將,此人原本是日本軍階知名的陸大高才生(日本陸大大約相當中國的黃埔軍校和美國的西點,隻有精英才可以進入),後期又留學德國,是當時日本軍方稍有的寵兒。他在得知上司岡部直三郎的命令以後也立即明白了崗村的意圖,他認為不管上司如何決定,他隻需完成大本營的命令,全力摧毀芷江。但是他作為一個聰明人對此戰也沒有什麼信心,得知命令以後又是一場痛飲予以發泄。
高級軍官尚且如此,直接見識過到國軍新式軍隊強大威力的日軍中級軍官更是悲觀失望。一位日軍聯隊長(團長)在接到命令以後,私下對自己的好友說:芷江的中國軍隊極多,他們在等著我們逼近芷江後全線反擊,我軍如何抵擋?必然大敗。但是這些情況切不能讓普通士兵知道。
民國三十四年三月(1945年),侵華日軍正式下令第九方麵軍執行第二十號作戰計劃,該計劃的目標為:摧毀芷江機場,伺機消滅洞口,武岡間中國軍隊第二十四集團軍主力。
戰鬥序列
日軍戰鬥序列
日軍前線指揮官第20軍軍司令官阪西一郎中將,下轄:
第116師團,師團長岩永汪,轄步兵第109、120、133聯隊,騎兵第120大隊,野戰炮兵第122聯隊,工兵第166聯隊,輜重兵第116聯隊。
第47師團,師團長渡邊洋,轄步兵第131、91、105聯隊,騎兵第47聯隊,山炮第47聯隊,工兵第47聯隊,輜重兵第47聯隊。
第34師團,師團長伴健雄。轄第34步兵團,騎兵第34聯隊,野炮兵第34聯隊,工兵第34聯隊,輜重兵第34聯隊。
第64師團,師團長船引正之,轄步兵第69旅團的4個步兵大隊。
步兵第70旅團,旅團長川勝鬱郎,轄步兵第54、55、132、133大隊。
關根支隊,支隊長關根久太郎,轄獨立步兵第65、115、116、117大隊。
國軍戰鬥序列
國軍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親任指揮,下轄9個軍26個師。其戰鬥序列如下:
第4方麵軍司令官王耀武副司令官夏楚中彭位仁參謀長邱維達副參謀長羅幸理
18軍軍長胡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