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每一次預言,幾乎都是天翻地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前兩次都應驗了,楊球深有體會。
現在又來,每次都是他楊球最先知曉,這是嫌他楊球活得太長了嗎?每次都這樣刺激他。
其實唐寧自己,已經不那麼確認準不準了,因為他的到來,已經影響了很多方麵,曆史進程肯定不會按原來的走向了。
但是想到,正常的曆史進程弘光朝是明年五月就完了,而明年又閏六月,上下浮動有兩個月左右,那應該相差不大了。
唐寧說完,就帶著宋應升離開了。
離開府衙,唐寧直接對宋應升道:“宋大人,隻要是有利於潮州府發展的政令,你大敢的去實施。如果遇到有什麼阻礙處理不了的,可以直接來找我。”
唐寧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了,有必要的話,可以直接越過楊球這個知府。
如果楊球阻撓,來找他唐寧處理。
這樣的話,楊球懂事還好,那他依然是知府,如果不懂事,那後果就不好說了。
宋應升卻似是有些心不在焉,終是找了個機會問出了已經多次想開口詢問的問題:“唐大人,你所說的有關弘光一朝之事,是威懾知府大人的,還是真的這般確信?”
唐寧稍微沉吟了一下說道:“宋大人,弘光朝是什麼情況,你也看到了。他壽命的長短,取決於建虜何時南下,一幫烏合之眾,離心離德,即使百萬,又有何用?”
“現在建虜正在穩定北方、剿滅闖軍,以闖軍現在的形勢,他們能堅持多久?而建虜軍勢大,完全有能力再分兵南下。”
“那些賣國求榮者,必會紛紛而投,弘光一朝,就是個笑話。如果能堅持到明年六月的話,他們還得感謝滅了大明的闖軍。”
唐寧可謂是將弘光一朝貶得一無是處,絲毫不留情麵,對這宋應升這個大明遺老來說,聽了多少心裏是有些不舒服的。
不管弘光一朝如何,但起碼代表著明室,作為臣子的,怎能如此公然貶斥朝廷?
“屆時,我新軍意欲何為,何以為之?”
唐寧隻回應了四個字,“靜觀其變。”
宋應升大為震驚。
唐寧回過頭,看著他,嚴肅的說道:“宋大人,你不妨好好想想,你究竟忠的是天下黎民百姓,還是弘光那樣的昏君。如今世道,百姓最痛恨的就是昏庸無能之輩。”
“如果你忠於百姓,就讓那種荼毒百姓的昏君自生自滅吧,選擇一個真正值得你效忠的人。”
“如果你甘願忠於那種昏君,屬我潮州府容不下你,我潮州府上下,也不會為昏君賣命。”
說實話,唐寧對宋應升的忠心是讚賞的,但是對他的迂腐,又是不喜的。
所以這次談話,他說得很直白。
如果雙方理念完全不一樣,那還不如好合好散,免得以後鬧得更不愉快。
至於宋應升最終選擇離開,會不會也將宋應星帶走,唐寧現在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目送著唐寧一行越走越遠,宋應升還依然怔在原地,心中思緒萬千。
“忠於百姓,還是忠於昏君?”宋應升口中喃喃自語,一時也找不到答案。
據小五的情報,宋應升未時過後去找了弟弟宋應星,兩人促談良久。
然後,宋應升回到了唐寧給他安排的住處,第二天就去府衙開始處理公務了。
“看來,還不是迂腐得無可救藥。”唐寧輕歎一聲,心裏的一份擔憂也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