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艘船靠攏之後,包括勒·麥爾在內的一部分俘虜被轉移到了葉大成的旗艦上。
主要是葉大成的旗艦相對對方的旗艦來說,實在是太小了,把幾百人都轉移過來,就顯得太擁擠了。
勒·麥爾眉頭微皺,真正的上到葉大成的旗艦,才感覺這艘船是如此的小。
而他,就是被這樣一艘船一對一給打敗的,而且是毫無還手之力。
除了不甘和憤怒外,剩下的隻有深深的恥辱了。
整個船隊都沒人懂荷蘭語,葉大成也大聲問了那些荷蘭俘虜,有沒有人會大明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既然如此,那就沒辦法交流了,也不用交流了。
在葉大成這裏的追擊戰結束後,其他方向的戰鬥也基本上都結束了。
隻剩三艘受傷的敵船還漂在那裏,像待宰的羔羊,等待己方去接收。
看到旗艦返航,已經結束戰鬥的新軍船隻主動靠過去。
在望遠鏡中,葉大成和黃海如看到有二三十艘船聚集在一起,是己方的戰船和敵方的船隻。
這些船聚集在一起,對比就非常的明顯,敵方隨便一艘船,都比己方的大了一倍不止。
如果不清楚狀況的,恐怕都會認為是小船被大船俘虜了,但事實卻恰好相反。
終於,所有的船隻都彙聚成了一個大船隊,包括那三艘受傷的荷蘭戰船,他們在看到自己的旗艦都被俘虜了後,更不敢生起一絲反抗的心思。
葉大成讓人簡單的統計了下,己方擊沉敵船三艘,燒毀三艘,俘虜十四艘,其餘三艘讓他們逃跑了。
雖然沒能全殲有些遺憾,但葉大成還是能接受。
黃海如卻是非常的滿意,實在是他太了解十一年前明軍和荷蘭人的料羅灣海戰,戰鬥過程比今天難打多了。
而最終的結果雖然是明軍獲勝,但也是慘勝,而且戰果完全沒辦法與今天相比,那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葉大成和黃海如不一樣,他是新軍最老的一批成員,從新軍成立的一刻就一直跟著唐寧。
新軍的每次戰鬥他都經曆過,也就意味著經曆了每次勝利,上次黃岡保衛戰殲滅鄭芝龍四千人。
而鄭芝龍又打敗過荷蘭人,所以他覺得自己打敗了荷蘭人,也沒什麼。
新軍自身的損失,也統計了一下,有四艘船被敵方的炮彈擊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但影響不大。
一共傷亡十六人,其中五人戰死。
沒辦法,戰鬥總會死人的,相比於敵軍的損失,己方的這點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戰鬥結束,戰場打掃完備,彙聚一起的船隊立即向著南澳島的方向駛去。
殷紅的海水,漂浮的屍體,以及未散盡的硝煙,無不顯示著這裏曾經進行過一場慘烈的大戰。
路過的漁船和商船,都自覺的繞道,遙看著駛向南澳方向的龐大船隊。
返回南澳時,已經是未時,葉大成第一時間派人到府城向唐寧報告今天海戰的詳細情況,然後請他定奪。
此時在府城忙著為學院招納各方人才的唐寧,根本沒想到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場大明與歐洲之間最大的海戰,就這樣開始並結束了。
接到命令後,通訊兵馬不停蹄的往府城的方向趕,先是乘船從南澳島出發,上岸後,又換馬狂奔。
但即便如此,趕到府城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亮明身份才獲守軍開門,進城後直奔軍營。
唐寧大部分時間是住在軍營,唐府反而住得很少。如果唐寧不在軍營,軍營也會第一時間派人找到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