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殳結交並非隻有武者,在知道潮州府重視各方麵人才之後,也向其他好友去信舉薦。

這其中就有醫學家、思想家傅山,理學家、文學家陸世儀等。

當然,單兵個人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學以致用,能夠團體協作,畢竟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

所以兵學、陣法都尤為重要。

而吳殳同樣精通兵學、陣法,他對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茅元儀的《武備誌》等兵學巨著都有過精心的鑽研,他的《手臂錄》中便吸收了其中的精髓。

現在,《紀效新書》《武備誌》和《手臂錄》等武學、兵學巨著,都是新軍的必修教材。

需要的武器,則有精通兵器鍛造的宋應星提供支持,潮州府的兵工廠可以及時的將所需武器鍛造出來。

這就是整個運行係統完備的好處,不用擔心某個環節跟不上而影響整體的運行。

正當唐寧看得有些入神的時候,宋雲婉走上前,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話。

唐寧微微一怔,然後臉上露出欣喜之色,立即說道:“走,去看看。”

大約一柱香時間,唐寧出現在了兵工廠。

聽聞唐寧來了之後,宋應星第一時間拿著一支長槍出來了,和鳥銃很像。

這自然不是鳥銃,一把鳥銃也不值得唐寧跑過來,這是兵工廠製造出來的第一支燧發槍。

能這麼快,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有大明燧發槍發明人畢懋康的《軍器圖說》做參考,還有現成的西洋燧發槍做研究,又是宋應星這個兵器大家親自負責。

什麼都準備好了,造不出來,那才稀奇。

燧發槍與火繩槍最大的區別是改進了點火裝置,火繩槍是通過點燃火繩來引燃火藥,火繩的燃燒不但慢,還很容易受到天氣影響。

而燧發槍的點火裝置主要依靠燧石,就是常用的火石。

通過扣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火石會重重的打到火門邊上,擦出火星,從而引燃點火藥。

這種引燃方式,叫撞擊式燧發機,所以這種燧發槍也叫撞擊式燧發槍。

宋應星指著唐寧手中的燧發槍說道:“我們試過了,這種燧發槍在射擊距離上,並沒有顯著提升。它簡化了射擊過程,所以在發射速度上有了不小的提高。”

“和西洋人的燧發槍對照過,除了樣式有一些區別之外,其他方麵都差不多,我們暫時也無法對這款槍做出多大改進。”

聽到宋應星的解釋,唐寧也可以理解,畢竟燧發槍和火繩槍最大的區別是在點火上。

這就像一個用火柴點火,一個用打火機點火。

燧發槍就像是用打火機點火,點火速度快些,受環境的影響也比用火柴要好些。

所以主要隻提升了射速也可以理解,光是這一點已經非常重要了。

不管任何時代,槍支的射速都是一項重要指標,僅僅靠這一項,燧發槍就可以取代火繩槍了。

“宋院長,我們先造一批出來,然後試槍,確認沒什麼問題之後,就大量的造。我們不造鳥銃,就造這款槍。”

雖然唐寧已經決定量產燧發槍,但對唐寧來說,現在這種燧發槍也隻是一種過渡槍支。

因為隻要解決了幾個技術難題,這款燧發槍的提升空間還有很大,比如在槍管中加裝膛線。

有了膛線,子彈的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精度也更高。

膛線技術早已經出來了,西方人一百多年前就會了,現在唐寧也從葡萄牙人那裏得到了相關技術。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子彈,子彈問題不解決,有膛線比沒有膛線的槍裝填速度還要慢很多。

正因為如此,即便有膛線的槍能大幅度提升射程和精度,但線膛槍還是被人扔到垃圾堆中,隻作為實驗槍用。

現在還是滑膛槍的天下,沒人能忍受線膛槍那慢得令人發指的裝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