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一個騎兵快馬衝入清軍大營中,翻身下馬後,第一時間衝到多鐸麵前時,單膝跪地彙報。
“報殿下,新軍援軍約五千,距我已不足十裏。”
多鐸眉頭一皺,問道:“可有探明他們攜帶的武器,有沒有火炮?”
“敵援軍行進速度很快,未發現有大型火炮,但發現需幾人抬的武器。”
“有多少?”
塘兵微沉吟了一下,才道:“還未探明。”
多鐸心裏微沉,他知道這種武器肯定威力很大,新軍派遣過來的援軍,必有依仗,不然憑借幾千步兵,根本沒有多大的作用。
“再探……”
“是……”塘兵立即應令,然後再度騎上戰馬飛快離開。
多鐸再用望遠鏡看向戰場的方向,由於高度的原因,他隻能看到戰場的邊緣地帶,戰場的中心卻是不得而知。
“我軍必是陷入與敵軍混戰中,無法發揮出騎兵的衝擊力。”
“屯濟,你再帶一千兵馬,命令前方交戰之人立即撤出,為你部讓出位置,你部迅速發起衝擊,新軍防線必不可擋。”
多鐸不愧為清軍戰功赫赫的戰將,未真正的親臨前線戰場,便看出了其中的最大問題。
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衝上坡的清軍陷入了與新軍、徐勇軍的混戰中,隊形也很混亂,再加上空間狹小,戰馬無法發揮出衝擊力,這就讓騎兵的戰力大打了折扣。
但是,付出了那麼慘重的傷亡,好不容易衝上坡,負責指揮的清軍指揮官雖然看出了問題,但還是不願先退出去,再整隊發起衝鋒。
可多鐸不這樣想,他相信自己的八旗軍,能衝上去第一次,就能夠衝上去第二次。
他算定新軍的那些厲害武器已經基本失去了效用,第二次衝上去應該會容易很多。
新軍能夠勉強頂住第一次衝擊,第二次他們必然抵擋不住,整個防線將會迅速崩潰,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派遣貝子屯濟去指揮,去改變戰術。
“是……”屯濟立即應令,並策馬而行。
正在這時,突然,咻的一聲,屯濟慘叫一聲的翻落馬下。
“有刺客,保護殿下。”多鐸的親衛大驚,立即護住多鐸的身體。
多鐸自己也反應很快,立即身子一側,翻身下馬,
也就在這時,另一發子彈飛射而至,從多鐸的頭上飛了過去。
親衛連忙用一麵麵盾牌將周圍都護住,多鐸第一時間換了一個地方,但那些用盾牌組成一麵保護牆的親衛卻並沒有隨他一起離開,他用了一個小小的障眼法。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鐸清楚新軍有射擊很遠的武器,自己一旦被鎖定了,就很危險。
他猜測,剛才對方的目標應該是他,隻是屯濟剛好動了一下,所以剛好擋在了他的身前。
事實的確如此,剛才開槍的,是黃海如派出來的一個狙擊小組,由兩名狙擊手組成。
兩個狙擊手繞了一個大圈,才找到了這處並不是很理想的狙擊位,因為其他位置更不好,最大的原因還是距離太遠了,視野也不是很好。
兩人並沒有著急射擊,因為他們清楚,自己應該隻有一次射擊機會,所以要珍惜。
相距近兩百五十丈左右,難度很大,壓力也很大。
但他們都清楚,如果一槍能夠幹掉多鐸,那麼很可能直接改變戰局。